已有1條回答
現在很多的家庭由于家長對孩子的嬌慣,導致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還沒有自己做事的意識,這就不利于孩子做任何的事情,更是不利有其健康成長的,我們就要控制自己不再溺愛孩子,正確的去愛、去教育自己的孩子,那么當孩子沒有自主意識怎么辦呢?
孩子沒有自主意識怎么辦
1、端正父母教育態度
這時就要從思想上認識對孩子的溺愛、嬌寵,只會造成孩子怯懦、任性的性格。父母要樹立起糾正孩子怯懦性格的信心,要認識到只有教育得當,才能使年幼的孩子得到健康發展。
同時創造一個溫馨祥和的家庭氣氛,讓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并讓孩子有充分發揮的余地然后再逐漸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
2、在游戲中體現自主
游戲是孩子的基本活動,也是最能發揮他們的主動性,不僅能使孩子已有的知識經驗得到再現,還能為孩子的各種能力培養提供一個廣闊的天地。
而且在游戲中老師經常采用兩種方法:一是老師不參加在游戲當中,只提供豐富的玩具和材料,讓孩子自主的活動;二是老師參加到游戲中去,只做孩子的玩伴,不操縱游戲的過程,發揮孩子的自主性,尊重孩子的活動。
3、在學習中慢慢培養
比如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陪著孩子讀一些繪本故事,就可以從故事情節里提問,“如果你是…你會怎么做呢?為什么要這樣做呢?”還可以一家人都回答自己的看法,進行討論。讓孩子開拓眼界,原來還可以這樣做。拓寬孩子的思維面,讓他去試著思考。
這樣,等到孩子長大了以后,就可以獨立思考。同時也可以適時告訴孩子,如果真的有什么難題,還可以一起討論,然后在討論后再讓他自己做選擇。
4、做一個監督者
雖然我們強調家長要平和地對待孩子,但是并不意味著家長沒有原則。因此,家長在必要的時候也要給孩子制定一些規則,用規則去約束孩子。比如說,家長可以要求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不能頻繁地去查手機或者電腦,要自己多動腦子去自主思考。
5、讓孩子自己選擇學習的方式
要自覺就必須自主,沒有自主的自覺是不能長久的。因此,在孩子的學習方式上家長應給予其充分的自主權,讓孩子在一種適應他自身喜好的、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去學習。
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只提出總體的要求,具體的細節讓孩子自己去把握,更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自主意識,逐漸增強學習的效果。讓孩子自己選擇學習的方式,學習就會成為一件快樂的事情。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