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可能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并不能意識到自己的嘮叨帶給孩子的影響,但是當孩子進入青春叛逆期階段,問題就會變的非常的明顯,伴隨著父母嘮叨長大的孩子,總是會變的更加的叛逆,那么不嘮叨的父母怎么教育孩子呢?
不嘮叨的父母怎么教育孩子
1、對孩子應該要有耐心,勿暴躁
孩子的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一天都有可能遇到一些問題或者成長的阻礙,我們更多的是要有耐心,去與他們溝通和輔導。
對孩子應該要有耐心,頑皮的孩子更應該是,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首先最主要的是冷靜下來,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問問他為什么要這么做,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分析利弊,當你了解到孩子的想法之后,自己的負面情緒就釋放掉。
2、環境熏陶
孩子學習要有一個好的小環境,不求高檔,但求氛圍,學生學習的時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閑談,朋友聚會等等盡量地包容缺點,用放大鏡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的。父母無條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與孩子溝通交流的重要基礎。
家長要有意識地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場所,家長要組織好生活,處理好成員之間的關系,堅持正確的道德行為為準則,形成團結和睦的家庭氣氛,建立井井有條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
3、用心聆聽
相比嘮叨的父母而言,沒有什么比用心聆聽更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心。想要當個更好的傾聽者嗎?不要只用一只耳朵聽,當孩子對你說話時,盡量停下你手邊正在做的事情,專心聽他講話。要耐心聽孩子說完話,不要中途打斷、急著幫他表達或是要他快快把話說完,即使他所說的內容你已經聽過許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學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覺時,是最佳的傾聽時刻。
4、約束自身樹立好的榜樣
俗話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身教重于言教,家長要注重自身的修養,樹立自己的威信。一個不喜歡學習的父母只有吃喝玩樂,一個不知道該做什么的父母,一個品行惡劣、行為粗俗、自私、不尊重老人的父母,就不會培養一個好孩子。
5、與長輩達成一致
在給孩子定規矩前,家長應該先找家里的長輩達成一致觀念。因為長輩普遍都比較溺愛孩子,如果家長事先未與長輩達成一致,很容易導致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老人出面橫加阻攔,不僅會影響家長的教育效果,還不利于自己家庭的和諧。因此,提前與長輩達成一致是很重要的,這樣方便家長之后更好的讓孩子執行給他們定下的規矩。
6、規則教育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父母也不能大意。習慣性的用規則教育來約束孩子的言行,你其實會收獲一個講禮貌、明事理、有素質的好孩子。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