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對于拖拉的孩子,家長據(jù)可以讓其適當體驗后果;而懶散的孩子,家長能夠以自身為榜樣,讓孩子體會到勤快的好處,就能幫助孩子改變這些壞習慣,還有利于孩子養(yǎng)成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所以當孩子拖拉懶散怎樣糾正呢?
孩子拖拉懶散怎樣糾正
1、讓孩子認識時間的價值
孩子有拖延的習慣多半是由于他還沒有時間觀念,家長可以引用一些故事來給孩子講珍惜時間的好處,還可以給孩子臥室貼一些圖畫來提醒孩子,另外,還能與孩子一起討論“磨蹭”帶來的壞處等。
而且孩子磨蹭的時候,家長發(fā)脾氣打罵是沒用的,只會讓孩子做事情更加緩慢,有的孩子面對這種情況甚至采取不理睬的態(tài)度,或者故意拖延來對付。
2、給孩子制定計劃
孩子之所以拖拉,是因為他不知道自己做一件事要花多長時間,所以家長可以為孩子制定一個計劃表,把每日必做的事都列好,比如每天早上上學前要做的事,幾點起床,幾點出發(fā),這期間刷牙洗臉多長時間,吃飯多長時間,換衣服多長時間,一件一件列出來。
3、做好時間管理
很多懶散的孩子平時做事沒有計劃性,經(jīng)常東一件西一件,隨意性強、自控能力差、缺乏條理。而有規(guī)律地過好每一天,是時間管理的第一步。良好的作息習慣是孩子形成時間觀念的前提,只有把作息時間固定下來,形成習慣,孩子才能對時間有一個明確的認識,養(yǎng)成良好的時間觀念。
尤其是學習時間一定要固定下來,規(guī)定孩子必須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學習,會使孩子具有一定的緊迫感,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家長應(yīng)該事先與孩子商量好做作業(yè)時間、中間休息的時間,然后按規(guī)定進行,用規(guī)則代替無盡的嘮叨。
4、為孩子做好榜樣
父母就應(yīng)該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在家庭教育中,身教重于言教。要注意我們在對孩子做要求的時候,首先我們自己就應(yīng)該做到,而且你希望孩子能夠養(yǎng)成的品質(zhì),自身本就更應(yīng)該擁有。
想要孩子勤奮,首先我們自己就不應(yīng)該是一個懶散的人,否則連我們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還怎么去要求孩子做到?人都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母尤其如此。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quán)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