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些家長會抱怨自己的孩子缺乏好勝心,小小的年紀就“躺平”了,對于這種情況讓家長很苦惱,甚至會訓斥孩子。有一定的競爭意識有助于孩子追求更高水平的自我,做事情也有動力,那么孩子沒有好勝心怎么辦呢?
孩子沒有好勝心怎么辦
1、注意與孩子溝通
很多父母在孩子纏著詢問事情的時候總是表現出不耐煩以及斥責,這樣子時間久了孩子對于新鮮知識的渴望就會變弱,而使得孩子失去好勝心。因此在孩子成長過程當中父母應該要多贊許孩子,以給與孩子做事情的信心。當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父母也要學會鼓勵孩子,以激發起孩子面對困難的信心。
2、鼓勵孩子參加競爭性質的比賽
孩子沒有好勝心,家長可以鼓勵他參加競爭,比如學校舉辦的運動會,或者征文比賽、演講比賽等等,激起孩子的斗志,記住無論結果好不好,家長都可以獎勵孩子,孩子以后參與競爭的意識會增強。
3、正確獎勵
對一些有意義的事情,為了激勵孩子發揮出好的成績,而做一些獎勵。適當獎勵會一直留在孩子心里,在下一次做事的時候,孩子都會非常努力干下去,孩子會明白,只有努力干下去,還會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4、讓孩子學會自我激勵
除了他人的肯定外,孩子內心強大的力量也有利于自身自信心的培養。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即使沒有周圍人的鼓勵,只要內心有堅定的信念,同樣可以堅持下來。
5、父母做好學習的榜樣
父母就是孩子學習的最佳榜樣。很多時候,父母的一些言行舉止都會對孩子產生一定的影響,如果父母在平時的生活中表現得比較“佛系”,那么孩子將來長大也會沒有好勝心。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好孩子學習的榜樣。
6、不要總是期望過高
我們應該對孩子保持一種良好的期望值,既不要過高,也不要不聞不問,總之,盡量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畢竟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夠考第一,只要讓孩子努力就好。
7、引導孩子能用探索的心態認識自己
在各個方面多多嘗試,耐心求索,盡早認識自己的能力邊界。在某個階段,有些事情無論如何去做都是做不成的,而有些事情是一定能做成的。這兩者之間的界限,唯有不斷的嘗試和思考才能找到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