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每個孩子所生長的環境不相同,孩子所接觸的人以及自身的經歷也并不相同,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去生搬硬套,要根據孩子的性格和品性,那么作為家長,家庭教育如何因材施教呢?
家庭教育如何因材施教
1、家長要依據孩子的個性心理,采取恰當的教育
家長了解孩子的品德素質之后,就要考慮如何正確地施教。同一個孩子,對不同的教育方法會有不同的敏感性;反過來,不同的孩子,對同一種方法的反應也不相同。因此,家長要依孩子的個性特點進行教育。
2、鼓勵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
家長不要把自己的興趣愛好或者是愿望理想強加在孩子身上,而是應該鼓勵孩子做他想做的事,讓孩子自由發揮出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以及在天賦領域的悟性和執著精神。如果孩子性格內斂,不愛表現和展示,家長也應該尊重孩子,為他創造適合的成長環境。
3、尊重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不要拔苗助長
意大利蒙臺梭利說:“每個人的成長都有一個程序,他在某個年齡特征段該領悟什么樣的問題,其實是固定的,你沒辦法強求,過份人為地加以干涉只會毀了他。”
正因為孩子的成長順應自然發展規律,所以最好的家庭教育是應順著它的“長勢”讓孩子自由地發展。像農作物必然要經過一定的時間孩子才能成熟一樣,孩子也是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長大,這個過程不能超越,只能等待,用時間等待孩子的成長。
4、熟悉孩子的習性
“知子莫若父”,是的,在家庭生活環境中,家長更容易了解到孩子的天性;有心的家長,會充分了解孩子的心理情況,從而找出他們的能力特長,真正的興趣點在哪里。當發現孩子的特長所在,從而進行因材施教的引導,就會變得容易許多。
比如說,當孩子喜歡下圍棋的時候,家長就可以有意識的,去灌輸孩子這方面的知識,并且給他們講一些關于圍棋大師的勵志故事,甚至,還可以在家庭生活中,營造一種下圍棋的氛圍,給孩子一種良好的熏陶環境。
作為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與孩子交流的同時,發現孩子真正的特長與興趣所在;在一次又一次的溝通中,真正達到熟悉孩子的目的,才能為后來的因材施教,打下穩固的基礎。
5、挖掘孩子的閃光點
生活中,不少的父母為了讓孩子考上一個好的大學,將來找一個好的工作,在不了解孩子的天賦優勢,就盲目的興趣培養,不僅浪費了大量的時間、金錢、精力,而且讓孩子形成一種“雜而不精”的情況。
當今社會,沒有一技之長是很難在社會混下去的。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多陪伴關心孩子,努力的挖掘孩子的天賦,不能人云亦云,看別人家的孩子學了什么,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后別人家的孩子,就一定也要讓孩子參與其中。每個孩子都是天才,身為父母,最關鍵是根據孩子不同的特性,發掘他獨特的閃光點,找到最恰當的定位。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