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通常家長們只會讓自己的孩子和學習好的小朋友一起玩,就是希望孩子可以學習他們身上的優點,更加努力的學習;而不讓孩子和不好的孩子玩耍,避免孩子染上一些不好的習慣,那么孩子和不好的同學玩如何處理呢?
孩子和不好的同學玩如何處理
1、先把孩子的分享傾聽完
孩子小時候,和家長分享心里話的時候,往往得不到家長的重視。而后,孩子漸漸感覺無趣,便不再跟家長繼續溝通。再后來,當家長根本不知道孩子心里究竟在想什么的時候,爸媽就通過打罵、跟蹤、偷看隱私等方式,企圖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動。
如果不想孩子將來跟你成為毫無溝通的“陌生人”,請在孩子熱愛分享的年紀,用心聆聽孩子的心聲。不要總是指責孩子的分享,因為你的指責,不僅沒有讓孩子把你的話聽進去,反而并不會讓孩子朝著你希望的方向去發展。
2、把負面打擊變成正面引導
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深愛自己的子女,但是有一部分家長卻根本不會引導孩子,反而只會用打擊、命令的方式讓孩子變得更加逆反,從而對父母封閉自己的內心。
3、相信孩子的決定與判斷
不要認為孩子小就沒有判斷力、就不會有自己的決定。其實,孩子不僅有判斷力而且還很準確,他們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把決定權交給孩子,同時相信孩子自己的判斷。
有時候,孩子的確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身中”的感覺,這時父母不要用刻意的說教去管,而是要幫孩子看到結果或者進行有效的溝通,這樣孩子才能真正看到你所想讓他們看到的東西。
4、成績差的同學本身是無辜的
在成人世界的圍剿中,成績差的同學往往易被同學孤立,性格也會隨之改變。很多成績差的孩子之所以在行為有破壞性,恰是對來自環境排斥后的報復性心理。因此,明智的家長往往都不會阻止自己孩子去接觸成績差的同學,他們非常清楚,那樣做不利于孩子人格的健全發展。
5、把孩子的玩伴一起教
有些家長有遠見,當孩子們聚到一起的時候,就給他們講一些道理,而且講得不那么生硬,而是用生動、活潑、有趣的形式告訴孩子們,孩子們聽了不僅覺得有意思,而且能學到一定的道理,并改變自己的行為。這也是家長可以去嘗試的。
當孩子和不好的同學玩時,家長們不要強硬的去阻止,這樣反而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將孩子從我們身邊推走。面對這樣的情況,一方面我們引導孩子,另一方面我們也要信任孩子的判斷。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