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時候老師的嚴格,可能會被孩子認為老師太兇了;也有的老師是真的有兇孩子的行為,對于這種情況家長就要去了解清楚情況,然后才能讓孩子理解老師的做法,才能夠讓孩子做到認真對待學習,那么當老師兇孩子家長怎么處理呢?
老師兇孩子家長怎么處理
1、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
當孩子給你說這件事情的時候,父母不要立即做判斷,指責孩子,以免影響孩子情緒。首先安撫自己的孩子,別著急,給我說說情況可以嗎?然后再根據情況再做決定,這樣才能及時的提出解決方案,才能讓孩子有所理解。
2、接納孩子情緒
家長在聽到孩子訴說對老師的不滿時,要先接納孩子的情緒,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比如,當孩子說“媽媽,我們班主任老師太兇了,老是板著臉,我好害怕啊。”我們可以這樣說,“看起來你有點不開心,覺得老師很兇,是嗎?其實,媽媽剛上學的時候也有點怕老師呢。”
先表達出對孩子的理解,而不是急于否定他。當孩子感覺到我們的理解和接納時,就會愿意說出情緒背后的原因。家長再根據孩子講述的細節,決定下一步采取什么方式引導。
3、讓孩子正確理解老師的兇
老師兇孩子,孩子可能就會不開心,這是因為孩子從心底里認為學習的快樂是得到老師的認可,而不是自己學到的知識。家長要做的事情是讓孩子從心底意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不同授課方法和風格的最終目的,都是提高他的學習能力。
只要上課認真聽講,課下認真完成作業,遵守學校和班級的紀律,按照自己的學習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老師態度的兇與否對自己的學習并沒有影響。
4、補強孩子基礎,增強孩子自信
與其過多地看老師的臉色行事,不如扎實的復習好各科知識基礎,不在老師反復強調的基礎知識上犯錯誤,能按照老師的要求能出色的完成作業,那老師“兇”孩子的情況自然而然的就消失了。
“嚴師出高徒”的道理,孩子并不一定能夠完全接受和理解,但讓孩子把注意力都轉移到學習上來,努力提高自己各科成績,這是家長通過努力能夠做到的。家長站在第三方的角度,能更客觀地看待和處理問題,在老師和孩子間建立溝通的橋梁,才不會讓自己陷入誤區,才會讓自己聰明地順利地處理這些問題。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