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想要正確的完成一道題目,第一步就是要先讀懂題目的問題,搞清楚考察的知識是什么,才能靈活的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解答,但是有些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還沒有完全讀懂題目就開始作答,最后錯題百出,那么孩子不理解題意怎么辦呢?
孩子不理解題意怎么辦
1、讓孩子解釋題目
當孩子不清楚一件事情的目的或者不理解目的的時候,就不太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到這個目的的實施過程上,所以第二步就是要明確孩子已經明白題目要表達的目的。讓孩子解釋題目是最簡單快速的方法。讓孩子解釋題意,就可以幫助孩子理清思路,也方便家長了解,孩子對題目理解是否正確。
2、出聲讀題
低年級的孩子在讀題時,如果讀不懂一定出聲讀,因為默讀時有可能會有漏字、有讀不準,讀錯字的情況,直接影響對題目的理解。而讀出聲,可以避免這些情況,讀不通順時能自我糾正,從而提高對題目的理解。
3、討論分析
通過雙向互動的探討問題方式,孩子們對閱讀材料能作進一步的分析,將接收的新信息與原有的知識經驗聯系起來,由表及里地分析和綜合,擴展了自己的猜測或修正自己的預測,極大地提高孩子們的思維能力。
4、增加閱讀量
有些孩子文字理解能力差,對于應用題解題就會出現錯誤,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讓孩子通過讀懂這些關鍵詞,弄懂其真正的含義,提高材料理解、分析能力,理解了應用題的解題能力也就提升了。
5、多做課外題
知識都是一點點積累來的,一天做5道應用題,堅持一年甚至幾個月,想想孩子是不基本都能理解了呢?所以,積少成多,久而久之孩子對應用題的理解能力和方法都會有獨到的見解。
6、現實生活中鍛煉孩子的理解能力
兒童的抽象思維能力還很差,不理解題意是很正常的,只有隨著兒童不斷掌握比較復雜的知識經驗和語法結構以后,理解力才能逐漸發展起來。家長在輔導孩子的過程中,要注意充分利用生活實際與實物場景的方法,克服難點,誘發學習興趣,讓閱讀成為一項有趣的活動。
7、勤交流多溝通
實際生活中,面對面的操作可能有時候會比腦內思考來的快得多實際得多,盡量把自己放在一個人數龐大交流寬泛的大環境中去,多多鍛煉自己的理解能力,有時候傾聽他人說話并做以合適的回應也能夠有效的提升一個人的理解能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