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其實對于學生來說,應該對時間更加敏感的。因為上課、下課期間都是以分鐘計算的,因此孩子應該需要具備對時間的遵守能力。但是對于一些孩子,做事從不考慮時間,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那么孩子不守時如何教育呢?
孩子不守時如何教育
1、物化時間,不空談道理
要想孩子守時,首先要讓孩子“看見”時間。最好的辦法是給孩子戴一塊手表,小學低年級孩子已經學過認識鐘表,使用手表已不是難事。把看不見摸不著的時間物化成嘀嗒轉動的時分秒指針,這比任何說教都來得更加有效而又有趣。
小小一塊表,不僅物化了時間,還是一個稱職的監督者,監督著孩子學習、吃飯、做事。久而久之,孩子自然體會到了時間的珍貴,知道失去的時間永遠無法再來,心中就形成了珍惜時間的概念。
2、讓孩子變得更加自律
讓孩子養成一個守時的好習慣,是所有父母應該做的,因為孩子如果守時,說明孩子對自己的時間管理能夠很好的規劃,同時也是一個特別自律的人。
而一個很自律的孩子,往往長大后,多半都不會太差,面對再多的誘惑和困難,他們都能夠堅持自己的初心。
3、父母以身作則,以行動替代
有些爸爸媽媽自己懶散拖拉不守時卻要求孩子高效自律,孩子會如何感覺?也許會矛盾,一面下意識模仿父母的示范,一面又被指責,這么做是錯的。也許會抗拒,自己都沒有做好,憑什么教育我呢?是的,要想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家長首先要從自己做起。
4、制定時間計劃表
給孩子制定精細的作息時間表,并嚴格監督執行。尤其是在寒暑假期間,為防止孩子搞亂作息、虛度光陰,便用時間表把孩子每天的食宿、學習、娛樂各項內容加以規范。
把時間表張貼在家里的每一處醒目位置,還給每個時間節點設置了鬧鈴。卯足了勁去監督孩子,一旦發現執行不到位,絕不妥協,一定要矯正過來為止。
5、提高孩子責任感
遵守時間,看似是一件小事情,但其實卻可以以小見大,從中看出孩子是否有責任感。同樣的,如果家長培養孩子的守時意識,看似是幫助孩子做了一件小事情,但其實隱隱地在幫助孩子培養自己的責任心。
遵守時間也意味著對別人的尊重,如果不守時,那么耽誤的也就是別人的時間和精力,就對別人和自己來說都是十分不負責任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