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的小孩在經歷一些事情后,若家長沒有及時疏導孩子的心理,孩子就很有可能產生害怕情緒,而且當孩子再次碰到這種場景后,就會感到有所“恐懼”,不敢正面去面對這種情況,家長要做的就是讓孩子勇敢面對,但是也不要過于焦慮,那么當小孩心里害怕怎么引導呢?
小孩心里害怕怎么引導
1、進行情緒疏導,鼓勵孩子
當小孩子心里害怕的時候,家長們不要急著生氣,應該給孩子進行情緒疏導。告訴他不要害怕,也不要因為自己的恐懼而自卑。誰都會有害怕的時候,孩子不需要因此自責。
當他哭泣難過的時候,你可以在身邊告訴他,“你是最棒的,你肯定能做好。”膽小的孩子會更加敏感自卑,所以我們做父母的要學會多鼓勵,不要打壓和責怪。
2、給予孩子鼓勵
鼓勵孩子嘗試自己懼怕的事物,給他們提供快速、積極的反饋,以幫助他們樹立信心。父母們可以讓孩子做一些冒險的事情,幫助孩子學會管理恐懼。而鼓勵孩子直接面對害怕,會讓情緒變得不再那么害怕,這是一個孩子自我超越的關鍵點。若是家長能夠多多鼓勵孩子,便能很好地引導孩子戰勝害怕。
3、不要讓孩子隱藏自己的害怕
當孩子們出現了害怕心理,家長不應該阻止他們的表露,更不能用指責和嘲笑的語氣去鄙視孩子,將孩子與周圍的人做對比,用這種態度去掩蓋孩子的恐懼只會更加深孩子的恐懼,家長應該讓孩子學會對自己傾訴自己的恐懼,并告訴他,那沒什么值得害怕的。
4、幫孩子擺脫依賴心理
如果我們事事包辦,很容易讓孩子養成依賴心理,導致孩子不但懶于動手,還懶于面對困難和挑戰。這也是孩子膽小、畏懼的重要原因。
因此,父母要放手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即使孩子遇到難題,也不要完全幫孩子解決,而要給孩子留出一定的適應空間和鍛煉機會。
5、積極地為孩子做出榜樣和勇敢的表率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細心的家長可能都會發現,家長的負面情緒是會嚴重影響到孩子成長的,而恐懼和害怕是會傳染給身邊的人的。所以,家長在生活中,需要努力克服自己的恐懼和負面心理,不要讓自己的情緒影響到孩子。
比如,有的家長害怕小狗和小貓,他們喜歡在看到這些完全“無害”的動物之后,立即走開或者是逃避,然后告訴孩子自己逃避的原因:“小狗狗曾經咬過我,我有心理陰影!”那么對于孩子來說,本來挺喜歡親近小動物的,但是看到你這樣的反應,他們心里害怕的情緒也就會出現。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