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一般情況下,和孩子最親近的人就是媽媽,大部分孩子也都比較的依賴母親,所以當自己家的兒子不理媽媽的時候,作為母親,可能會覺得天都塌了,不知道該怎么去和孩子溝通,那么兒子不理媽媽了怎么辦呢?
兒子不理媽媽了怎么辦
1、學會和孩子做朋友
在青春期和孩子溝通,要注意自己的態度、言行和方式,要不很容易和孩子頂起來,彼此站在對立面。先培養親近感,用朋友的心態尊重孩子,不要居高臨下,盛氣凌人。
青春期的孩子遇到問題時,會有自己的主張,即使家長知道最佳解決方式,也不要直接告訴孩子,更不要強迫孩子聽取采納,建議使用發問式溝通。比如:你覺得這個事情怎樣處理比較好?與孩子溝通的前提,是要認識到孩子的獨立性,站在孩子角度理解他,以平等的身份尊重他,以理談事說服他;既指出問題又給足面子,既找到不足又善于肯定。
2、要多溝通,把握機會溝通
這個溝通也要看情況,青春期孩子成人感強烈,也覺得自己很煩,這個時候溝通就要看孩子心情的好壞。
注意溝通的話題。如果你和孩子溝通好好的,你突然教訓起他,或把他和別人比較之類的,那他就會沉默了。順便告訴你一個小秘密哦,青春期的孩子和同齡人一起時多很開心的,所以,要和孩子做朋友。
3、家長應該多和孩子換位思考,理解孩子
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也會有他自己的想法,家長不要總是讓孩子按照自己規劃的路線走下去,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理解孩子,孩子才能理解你。
家長應該實質性的給予孩子幫助,像孩子摔倒的時候,或是摔壞碗的時候,家長不要責怪孩子怎么這么不小心,而是應該關心孩子有沒有受傷,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擔心,孩子就會更加信賴父母,從而為親子溝通奠定基礎。
兒子不理媽媽了怎么回事
1、父母的愛太少
當孩子從父母處感受不到充足的關愛時,孩子內心的親情感就會有所缺失,這就使得親子間的親密感受到了影響。孩子對父母們不夠信任,這使得他們對于親子間的溝通呈現出消極對待的態度。
2、自己不愿做的事交給孩子做
當孩子產生了自我意識之后,就會把自己想象成這個世界的中心,覺得整個世界都應該是為自己服務的。在這個時候,家長如果把自己不愿做的事交給孩子做,孩子就會產生一種逆反心理,覺得自己不應該為父母服務,于是就會假裝自己聽不見,或者是干脆就不聽話。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