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家庭教育當中,媽媽接觸孩子的時間遠遠大于爸爸的,而且經常會被孩子惹生氣,甚至就會有打孩子的行為,但這樣也就會對孩子的身心產生傷害,也就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那么媽媽打孩子對孩子的影響有什么呢?
媽媽打孩子對孩子的影響
1、形成自卑心理:媽媽打孩子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尊心受到傷害,出現自卑心理。還有可能會導致自暴自棄的心理出現,對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利。
2、會讓孩子感到孤獨無助:媽媽若是經常打孩子也就會使其表現出不自信,在做事的時候,會對自己的能力感到懷疑,還可能不愿意和小朋友進行交流,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耍。
3、不孝順父母:有很多的父母普遍認為,孩子對自己的想法和教育不服從,不執行就是一種不孝順的行為,就會動手打孩子。這種強迫性的教育孩子孝順自己,服從自己。既是對孩子的一種不尊重,不平等的教育,又是對孩子精神上的一種壓迫和束縛。
4、孩子越來越沒有安全感:孩子可能會謹小慎微的生活,生怕自己一個小錯誤而引發暴力。暴打的場景會時常出現在孩子的腦海中,他每天擔驚受怕,在學校以及工作后所接受的人都會不自覺產生一種不信任感。
他雖然極度不希望自己變成一個不自信和膽小的人,但是,這種心理陰影已經深深印在了孩子的心理。
媽媽打孩子后怎么引導
1、足夠的擁抱
當媽媽打孩子后,當自己平靜下來,看著孩子的委屈和受傷,我們也就會很后悔。這時就可以用擁抱來融化孩子的委屈,首先擁抱可以化解孩子的傷心和委屈,然后和孩子表達愛,經常擁抱、接納孩子,包容孩子。或許我們永遠無法成為不發脾氣的家長,但是可以做一個不吝嗇擁抱的家長。
2、告知引導孩子
孩子哭的時候是聽不進道理的,只有哭過平靜之后,家長的教導才能入耳入心。因此,這個步驟要在安撫孩子之后。等孩子真正平靜下來,告訴孩子你為什么打他,他錯在哪里。
這一步驟非常重要,能避免孩子重復犯錯的核心步驟。如果只一味打孩子,卻不明確告知孩子哪里錯了,下次他還會犯錯,而之前的這頓打,就算是白挨了。
3、學會包容孩子的過失
面對孩子的過失,父母要學會制怒,以一顆平常心來對待,把它看作是正常現象,是孩子成長中不可避免的。所以,包容孩子的過失,以平靜的心態對待孩子的過失,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