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在上一年級的時候小動作多,是一個普遍現象,針對一年級小孩上課小動作太多怎么辦這個問題。作為家長應該加以重視,如果家長總是認為這只是孩子調皮搗蛋的正常現象,總是放任不管的話,可能會讓孩子產生不良的生活習慣。因此家長應該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一年級小孩上課小動作太多怎么辦
1、通過靜坐來培養孩子的耐心
孩子坐不住好動,其實這是孩子的天性。通過靜坐可以適當培養孩子的耐性。如在剛開始的時候可以讓孩子每天靜坐五分鐘,在開始的時候給孩子用鬧鐘或手機進行倒計時,讓孩子調整好,保持標準姿勢。
為了防止孩子異動,家長也可以給孩子施加難度。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可以把靜坐的時間延長一下,如到十分鐘或十五分鐘。
2、培養孩子的專注度
孩子平時在家完成作業的時候,就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專注度。專注度高了,慢慢就會克服走神和愛做小動作的習慣。孩子在課堂上出現走神,上課小動作太多的行為跟小時候習慣的養成有很大的關系。那么在平時寫作業的時候,家長就要格外注意孩子這方面的行為。
3、輔助孩子完成作業
剛上一年級的孩子,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還很弱。家長在輔助孩子完成作業的時候,還要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尤其后者是重中之重。
其次,孩子完成作業時,可以分階段進行,如每隔30分鐘休息一次。但是在這30分鐘內寫作業的時候,一定要全神貫注,不許小孩上課小動作太多,和孩子在寫之前達成口頭協議。
一年級小孩上課小動作太多的原因
1、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一年級小孩他們年齡小,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無意注意占優勢,有意注意在發展之中。同時孩子的意志較薄弱,學習目的性不明確,自制力也較差,不能約束自己把注意力長時間地集中于教師的講課內容。因此常常會上課小動作太多、甚至對教學有影響的小動作,這似乎在情理之中。
2、孩子身心正在處于發展階段
孩子身心正在處于發展階段,從生理上講,一年級小孩正處在身體快速成長的時期,骨骼和肌肉的耐力都比較弱,一個動作不易堅持時間過長。同時孩子的神經系統興奮強于抑制,表現為活潑好動、精力充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