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高中的孩子大都遠離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開始了寄宿生活,這樣與父母溝通與相處的時間就更少了,由于身邊的朋友都忙著學習,孩子沒有辦法向他人傾訴自己內心的想法,在學習長時間帶給孩子壓力的同時,就有可能導致孩子出現心理問題,但是很多家長不知道怎么給高中孩子心理疏導,所以家長該怎么正確引導呢?
家長怎么給高中孩子心理疏導
高中生的孩子確實非常的特殊,既要面臨心理的變化,也要面臨高考的壓力,所以家長應該認真的傾聽,孩子真實的想法,千萬不能夠用一種強硬的態度,這樣反而會適得其反。所以家長要去了解孩子真實的需求,嘗試著與他們做好朋友。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不要覺得自己是家長,是長輩,就要擁有絕對的話語權。而是應該想辦法和孩子成為好朋友,避免讓孩子覺得反感,這樣才更容易走進孩子的內心深處,更容易管理。比如可以通過孩子的興趣愛好入手,放下身段。
但是如果這樣,可能很多家長會說了,你這不是把孩子慣得不像樣子嘛。真的不是,我只是告訴你和孩子交流是要根據方式方法的,不要一概而論的進行。但也要記住一點,不能一味的討好孩子,任其孩子胡亂發脾氣不管不顧。
對于高中孩子的心情要及時的理解,但理解孩子不是驕縱孩子,不能一味的放低姿態討好孩子,這會讓孩子產生驕縱心理,以后會由著自己的性子的做事,那么,做家長的也就很難走近孩子的內心了。
給高中孩子心理疏導的過程中,家長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和孩子一開口就聊成績,聊學校發生的事情,因為大部分孩子都非常的反感。他們在學校的時候已經很累了,家長要試著和孩子進行換位思考,去理解他們的內心想法。
高中孩子的心理特點
1、獨立性:高中生不論是在個人生活的安排上,還是在對人生與社會的看法上,開始有了自己的見解,有了自己活動的空間。如做事情不愿意讓家長參與,不愿意讓家長進入自己的房間。
這一階段高中生智力發展已接近成熟,抽象邏輯思維正從“經驗型”向“理論型”急劇轉化,情感日益深厚、穩定、帶有閉鎖性。如不愿意與家長、老師表白自己的想法,而是將其隱藏在內心世界或記載到特殊的筆記本中。
2、平衡性:在這一時期,高中生的生理發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發展卻相對滯后于生理發展,他們的生理與心理、心理與社會關系的發展是不同步的,具有較大的不平衡性。
他們缺乏理智、易沖動,在情感方面,他們很脆弱。有的具有害怕挫折的脆弱心理,意志薄弱,感情用事,在挫折面前,承受不了打擊,一回失敗,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就不能正確面對,造成學習成績直線下降,從而一發而不可收拾。
高中生正處在心理上脫離父母的心理斷乳期,隨著身體的迅速發育,自我意識的明顯增強,獨立思考和處理事物能力的發展,高中生在心理和行為上表現出強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從父母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心理特點,根據孩子的表現,做出相應的心理疏導。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