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每個家長也都是第一次當父母,因此家長也是需要學習如何給孩子帶來正確的愛。作為父母,我們應該關心愛護自己的孩子,樹立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幫助孩子認識什么是愛,用愛去感化孩子,讓孩子健康勇敢的成長。
父母如何給孩子正確的愛
1、認真了解孩子,關心孩子
目前的家庭情況中,不少家長還不善于親子間的溝通,現在孩子不喜歡家長嘮叨,已成為普遍現象。家長出于好意,不斷重復簡單的語言,老一套的問話,比如作業做了沒有,考試成績怎樣等等,從小學到高中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以為這樣才給孩子正確的愛的一種表達方式,其實并不是這樣的。
這種單調的刺激、說教的方法,使孩子易于造成厭煩和反感,從而產生逆反心理,在表現形式上往往可能呈現對抗性質。
因此,家長要了解孩子,給孩子正確的愛,首先要認真學習家教知識提高家教藝術;對孩子說話,要理智思考不要責怪埋怨;叮囑雖然重要,但要講到點子上;要放心孩子,放心讓孩子去做,做錯了,吸取教訓;該管的要提出具體思路和要求,做后檢查,肯定成績,糾正不足。
2、重視自身榜樣的作用
成年人對自己的習慣、情感和憂慮表現的日益開放,孩子常常效仿大人,大人與孩子之間的界限已經模糊不清了。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孩子為什么會產生不良行為。
我們常常看到有的父母要孩子好好學習,自己卻從不學習,甚至到要晉升職場時,還作弊;父母要孩子誠實,自己卻經常撒謊;父母要孩子講究衛生,自己卻不講衛生。
因此,如果要給孩子正確的愛,家長要重視自身榜樣的作用,要自律,當家長自身做好榜樣后,孩子自然而然將會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3、讓孩子學會欣賞自己
家長應該教會孩子,要做情感的主人,幫助他們在情緒上逐漸學會獨立,能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悠悠自得品味人生,都能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對于不足有信心趕上,對自己的優勢要敢于展現。要相信自己一定是個有價值的人,是個成功的人,這樣做才能給孩子正確的愛。
父母給孩子正確的愛對孩子的影響
1、可以讓孩子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當家長給孩子表達正確的愛,有利于讓孩子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家長最好的教育就是給孩子做好示范,給孩子樹一個榜樣,孩子自然就會照著你的樣子去模仿。
家長要從生活細節、行為細節做起,從坐、立、走、說話、表情,還有接人待物、尊老愛幼、講衛生、做家務的小事做起,讓孩子看得見,感受得到,孩子就會從心里知道這件事應該這樣做,然后慢慢地就學著去做了。
2、孩子會變得懂規矩
小孩子是任性成長的,他們很會察言觀色,探看大人的心理和底線,如果我們過于寵溺,孩子們馬上恃寵而嬌,得寸進尺,慢慢養成嬌氣、自私、自我的習性。
所以家長用正確的愛對孩子,孩子也會慢慢明白什么是家風家規,孩子就會遵守規矩,如生活規矩、睡覺規矩、說話規矩、學習規矩等,小規矩,大習性,從小養,將大用。規矩,一定要從小養起,等大了就不好養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