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大多數孩子做事時都是三分鐘熱度,比如放學后寫作業,總是寫著寫著就跑神了,想玩手機看電視,讓學習效率變得很差。這是因為孩子自律性差,總是需要家長督促,這不僅不利于他之后自主學習,也不能讓他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孩子自律性差的改善方法
1、幫孩子找到感興趣的事
平日有些家長說自己給孩子做了很多計劃,還想盡法子盯,不過好像沒什么作用,還是不能使孩子自律。這是因為當孩子被逼著自控,自身沒有自覺性,是做不到真正自律的。
想想自己,在那些不自律的日子,有個很深的感受就是不懂自己熱愛什么。家長就可以幫助孩子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這種興趣,這種興趣,會使一個人愿意制定計劃,愿意堅定執行,因為他知道,這會讓自己離自己熱愛的未來越來越近。
2、幫助孩子認識和管理時間
在自律的反面,有個詞叫拖延。在家長眼里,孩子經常有一種主觀拖延現象,總是推遲應該完成的事情,顯得拖拉磨蹭。培養孩子的自律性,就需要引導孩子養成有效地管理時間、高效地利用時間的好習慣。
父母可以先教孩子遵循時間計劃去做事,給他制定時間表。比如當孩子做一件自己不太愿意做的事情時,讓他給出一個完成時間,告訴他在這個規定時間內做完后,剩下的時間就可以自由支配。這樣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良好的時間管理能力。
3、幫助孩子樹立守規則的意識
凡事設一個合理的規則,是培養規則意識的重要開端,規則就是定出來讓人遵守的做事規程和行動準則。無規則的爭先恐后會造成社會的混亂,想孩子自律,也要教他學會遵守規則。
現在的孩子要什么父母就給什么,如果都滿足,他們會變得無法自控,所以平時在生活細節上就要有意識培養孩子自律的美德。
孩子自律性差的原因
1、生理方面
孩子自律性差有一部分原因是他處于發育階段,他們的神經系統發育處于不完善的階段中,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誘惑,他們沒辦法像大人一樣,說停就能停住,便往往約束不住自己。
2、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
自律有一個很重要的要素就是專注力,如果孩子做一件事情經常被他人打斷,那么就很容易被周圍事情所吸引,最后就完不成該做的事情。
如果在太過于吵鬧或者有人在旁邊玩游戲的環境中學習,由于年幼的小孩自律性不強,就會容易受到來自各方面的誘惑,自律性也就越來越差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