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長大后接觸到更多人,看到別的孩子有很多自己沒有的東西,就會產生不平衡和攀比心理。但這種心理是常見的,家長不要認為孩子是不學好,要正確看待孩子的攀比心,做出正確的引導。
孩子出現攀比心理怎么辦
一、父母給孩子做好榜樣
任何時候,父母都是孩子的榜樣和學習的標桿。如果父母總是花錢大手大腳,孩子自然對節約用錢毫無概念。在生活中,家長要從一些小細節上面做好節約的引導。比如:吃飯時,讓孩子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費糧食;隨手關燈,節約用電。培養孩子的節約意識,才能很好的應對孩子的攀比心。
二、讓孩子明白自己剛需的
學習用具,是孩子學習必備的物品,家長一定要滿足。但零食和玩具,卻是選擇性消費的物品,家長可以選擇性滿足孩子的要求,但不能天天都買,更不能因為孩子的無理取鬧或者胡攪蠻纏而妥協。
比如,購買衣服的時候,出現攀比心理的孩子一味的追求名牌,看到逼人穿名牌,自己穿普通的衣服,就抬不起頭。家長應該引導孩子明白,哪些是剛需的產品,哪些是可以不買的產品,讓孩子意識到兩者的區別,孩子才會理性的去消費和規劃自己的開支。
三、不要對孩子有求必應
家長越是滿足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孩子就越會攀比。所以家長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要求是不合理的,教會孩子把錢花在自己最需要的地方,孩子才會遠離攀比誤區,養成合理的消費觀念。
四、讓孩子感悟“粒粒皆辛苦”
很多家庭條件不錯,家長事實都滿足孩子,讓孩子根本不知道節約,更不知道父母勞動掙錢的不容易。家長要用實際行動,讓孩子明白勞動的不容易。比如,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讓孩子收集家里的廢棄瓶子、紙板拿去賣等,讓他知道這么簡單的事情就很不容易,就會讓孩子滿足現在的物質條件,不再隨意攀比。
孩子為什么會有攀比心理
1、開始在意外界的看法
成長到一定年齡階段的孩子,會開始在意外界的看法,對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也非常在乎,逐漸開始覺察初同學之間有不同的社會地位。當孩子感到自己不如他人的時候,難免會心理失衡,產生攀比心理或變得自卑。
2、父母的不良示范
孩子出現攀比心理有可能是來自外界的影響,特別是父母,過度滿足孩子,對孩子有求必應,這樣就會使孩子在無限滿足中過度膨脹,從而有了攀比心理。
3、想要吸引別人的關注
孩子想要吸引眾多小朋友的關注,就會要求自己有更多華麗精致的物品。有些比較自戀的孩子非常渴望得到同齡人的關注,就會產生攀比心理,想要高人一等。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