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一年級孩子的閱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家長在平時要注意在這方面的培養,畢竟只有真正理解了之后,才能夠更好的去記憶知識,完成題目。但是有些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比較的差,家長需要找到正確的方式,幫助孩子進一步的提高。
一年級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怎么辦
不管是干什么事,對于自己喜歡的都更容易堅持下去。讀書也是一樣,很多父母喜歡干涉孩子的閱讀,喜歡讓孩子去讀名著,而孩子未必喜歡這些,讀自己不想讀的書,會讓孩子開始討厭書,討厭閱讀。這一定是得不償失的。
擴大閱讀范圍,不要僅僅局限于課內閱讀,我們知道在應試教育下往往是成績論英雄,因此很多老師或者父母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去讀課外的內容,其實并不是這樣的,如果能夠擴大孩子們的閱讀范圍,對他們的寫作和口語交際都有很大的幫助,還可以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
看到帶圖片的閱讀,可以先讓孩子把它當做看圖寫話來做,發揮自己想象力,寫出一段話。然后孩子就會很好奇圖片里講的到底什么故事,接下來就可以讓孩子進行閱讀了,興趣也會增加很多,從而也可以看出孩子自己對圖畫的理解和原文有多大區別。
一年級理解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做題,做題并不斷提高理解題意的能力,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很多孩子平時聽課時很機靈,但一到做題就漏洞多多,缺乏獨立做題的能力,這就要讓孩子多做點題,鍛煉一下孩子獨立讀題,理解題意的能力。
那些聽過大量故事的兒童,語言的儲存就更為豐富。這些儲存信號往往以詞句的方式而不是單字的方式進行的,所以,我們在教孩子進行閱讀理解的時候,可以通過文中識字,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因為,在此過程中孩子能夠利用這些知識儲備、儲存。
一年級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的原因
1、缺乏閱讀的專注力,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大多數家長來說,你可能只重視自己專注讀這個環節,而忽視培養孩子專注聽的好習慣。當孩子自己讀繪本時,在沒有家長的正確輔助與引導下,孩子的眼睛很容易隨意瀏覽,導致視覺專注能力也得不到培養。
2、家長缺乏對孩子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孩子就會隨意的閱讀,在這個過程中養成跳躍閱讀的習慣。比如說看到一段話,不會去逐字逐句的閱讀,而是跳起來讀,這很可能就導致錯過了重點,還會有詞語丟失的現象。
3、有閱讀障礙的孩子會有很大的心理壓力,長時間下來就會變得自卑,認為自己怎么努力也趕不上別人。膽子變得越來越小,不敢在課堂上朗讀,導致障礙越來越嚴重。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