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高中厭學情緒如何處理?創建選擇優良的機構、家庭教育環境,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在教學上,教師要改變不當的教育方法,學會用“分層教學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學有所得,體驗到學習成功的樂趣,營造出一個融洽心理的教育環境。
厭學情緒產生的原因
1、機構教育
機構中沒有良好的學習風氣;學業負擔過重;考試屢屢受挫;老師單調枯燥的教學方法;不當的教育措施和管理手段;不和諧的師生關系等,均可能導致厭學情緒的產生,其中學業負擔過重以及不和諧的師生關系,是造成學生厭學比較突出的因素。
2、家庭教育
家庭環境的不良影響;父母的不和諧或者分開;家庭教育方式過于嚴厲;家庭對于我們過高的期望,與我們實際能力之間的過大差距等,也可能導致厭學情緒的產生!其中教育方式嚴厲和不切實際的期望,往往更容易使我們產生厭學情緒。
3、交往的朋友
經常交往的朋友的不良影響也可能導致我們厭學,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幾個趣味相投的伙伴都有厭學情緒,就可能形成一個厭學的小群體,這種小群體的副作用是非常大的。
高中厭學情緒如何處理
社會因素。主要是受社會不良文化及市場經濟浪潮的沖擊?!吧蠈W無用論”在當代中學生中普遍流行,中學生不能客觀地看待和理解知識的重要性。家庭因素。家長溺愛,使孩子滋生了依賴性與懶惰性,不僅對枯燥的學習毫無興趣,而且易沾染社會不正之風。家長要求過于苛刻,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規劃孩子的人生與未來,逼迫孩子學習,這樣便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進而產生厭學情緒。
機構因素。沉重的學習負擔,使學生身心負擔過重,精神高度緊張。大量的作業,大量的練習使學生越發感覺學習是極其枯燥無味的,從而產生出厭學情緒。教師教學觀念陳舊,不懂因材施教,重死記硬背、題海戰術,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指導和能力培養,講課枯燥無味。作業繁多乏味,多為反復型、單純抄寫型作業。加強學習目的和學習動機的教育。
良好的學習目的和學習動機,能激發愛國熱情,在學習上表現出積極的態度、強烈的責任感。學習不是為別人而學,而是為自己學,自身的素質提高了,才能施展出自身的才華與價值,為社會做出貢獻,為祖國效力。當今科技迅猛發展,競爭日益激烈,社會需要的是智力型人才,一個人如果不努力學習,不能掌握足夠的科技文化知識,就不能在社會立足,甚至不能生存。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