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很多家長反映自己家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就仿佛變了一個人,之前的教育方式對孩子來說也變得不適用了,這其實都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家長應首先了解孩子青春期的情緒特點,再做出教育上的改變。
青春期的情緒特點
1、情緒的波動性大
這時期的孩子,情緒極其不穩定。時而大哭,時而大笑,嚴重的有癇狂的情緒,你們遇到了嗎?更有嚇人的情況:砸東西,打人。
2、心理的細膩性
通常太過敏感,很在乎別人的一言一行,可能因為別人的一個小小言語或舉動,就會對你產生具大影響,具體表現為:上課不專心聽講;沒有動力和別人交流和相處;可能避開人群,不愿上學或逃課。
3、過度關注外表
青春期的孩子因為自我評價你,沒有建立強大的自我,所以喜歡過分關注外表,重視發型和服飾,還會意識并主動去控制自己的體重。例如,留長發,染頭發,穿奇裝異服,減肥等。男孩子希望自己的肌肉更厚實些,以呈現力量之美,女孩希望自己變得更苗條些,以呈現女性的曲線之美,從而讓自己變得更自信一些。
關注外表本沒有對錯之分,人的穿衣打份、服飾搭配都是學問,他可以從外到內的影響一個人,幫助人們提升氣質。但是青春期的孩子往往過度關注自己的外表,為了好看而出現一些行為偏差,這樣就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了。
家長怎么教育青春期的孩子
1、不要強行控制青春期的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內心張力十足,總想標榜自己的與眾不同,不懼怕任何試圖阻攔他們的人和事物!
家長的過度管制對他們來說難以忍受。所以,父母一定要切記,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你越想控制,他們越是不屈,越想遠離你。
2、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處在青春期的孩子有了對事物的自我辨知能力,做父母的如果沒有注意到孩子的變化,而是一味地像以往一樣,牽著孩子按自己設計的路線走,自然就會引起孩子不滿,有意跟家長對著干。要與孩子融洽相處,父母就得正確認識孩子,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孩子小時候對事物的認知性不強,這就需要父母的提醒與幫助。孩子漸漸長大,父母習慣了孩子對自己的依賴,忽略了孩子成長,依然對孩子指手畫腳,當然會讓孩子厭煩。所以家長要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尤其是處在青春期的孩子。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