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在上小學的時候,心智發展還不成熟。因此當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會采用說謊的方式逃避責任,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正確引導孩子的這種不良行為,避免影響孩子身心健康,同時家長也要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小學生撒謊怎么教育
1、父母以身作則
若媽媽是個大迷糊,正翻箱倒柜地找尋什么,被一向做事仔細的爸爸看到了,問及媽媽發生什么事,媽媽怕被責罵,于是說“沒什么”,那么站在一旁目睹的孩子便學會,為了避免責罵可以說謊。所謂“言教不如身教”,父母的一言一行常是孩子學習、模仿的依據。因此父母須以身作則,才能做孩子的榜樣。
2、先不急著責備孩子
當小學生犯錯時,家長要先穩住自己的情緒,不必貿然發火或是大聲責備,讓孩子不會受到驚嚇或是感到害怕,這樣才能清楚知道孩子說謊的動機和目的是什么,在一個客觀平靜的氣氛下,親子之間的互動關系才有正向的發展。
3、就事論事
家長必須持一個態度,針對問題點來解決,而不一味批評孩子或事情,讓孩子失去了自尊心。家長可以這樣與孩子討論:如果你說出當時發生的事,媽媽會更高興,可是你剛才說的話,好像不是真正發生的事,你愿意再想一想,想得更清楚一點好嗎?
家長使用開放式的問題,預留一些空間給孩子,將可以給孩子更多的幫助。
小學生撒謊的原因
1、逃避教訓
多數情況下,小學生撒謊是為了逃避教訓,比如考試成績不理想、淘氣惹禍了怕家長責罰。一旦發現孩子說謊這種情況,家長需講明利害關系,果斷制止孩子的不良行為。若孩子一次達到目的,孩子的不良行為就可能得到強化。
2、模仿大人
孩子有時會看到父母、周圍的大人,或者電視上有撒謊的鏡頭,他們抑制不住好奇心,跟著學。因此,當著孩子的面時,家長一定要謹言慎行。
3、獲得成就
有的孩子想象力豐富,描述事情時,常常參雜著自己想象的場景、人物,說得繪聲繪色,炫耀自己。此時,家長在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的同時,要肯定他們的能力,不可粗暴制止,以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4、表示對抗
還有的孩子說謊,與父母干涉過多有關,比如孩子做作業時,一會叫孩子喝水,一會叫孩子吃點心,孩子很不耐煩,隨口說“不渴、不餓”,以表示對抗。這種情況下,需從改善親子關系入手,既不過度溺愛,也不過于縱容。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