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學習都很關注,同時也希望他能贏在起跑線上。因此當孩子上了一年級后,便開始狠抓他的學習,輔導他寫作業。但往往會發現孩子什么都不懂,基礎知識一塌糊涂,讓家長很煩惱。
孩子上一年級什么都不懂應該怎么教
一、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檢查一下做過的卷子,就可以看看到底孩子是哪沒學明白。然后可以再考孩子一遍,確定是沒學會,還是不熟練,或者是馬虎之類的原因。
不管是什么原因,都再給孩子講一遍,讓孩子弄懂。然后再根據具體問題糾正孩子的學習方法。實在不明白,就舉例子講。孩子上一年級什么都不懂,那么大半是數學學科。家長可以借助實物,讓孩子明白加減法的意義和算法。
二、利用假期讓孩子多做點題,達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其實一年級數學就是簡單的加減法,語文主要是生字、生詞和看圖說話。這些都是最基礎的,也比較直觀好理解,只要陪孩子多練習就會趕上來的。
三、不要太看重考試成績,重點要注意對孩子學習興趣的培養,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在一二年級的時候,最好由家長陪著學習和寫作業,因為他們這個時候的認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較弱,有一些題不會做是因為讀不懂題。
如果父母把題給他讀一遍,他很快就能答上來了。等孩子上了高年級以后,自然的學習習慣就養成了,自己也能讀明白題了。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能著急。
孩子上一年級什么都不懂的原因
1、學習能力。譬如注意力問題、記憶力問題、思維力問題,簡而言之,就是一年級的孩子不具備最基礎的學習能力。
2、學習方法。得其法者,事半而功倍;不得法者,事倍而功半。孩子沒有適合自己的高效方法,往往就會出死力沒成效。
3、學習動力。如果孩子找不到學習的源動力,面對學習淺嘗輒止消極應付,害怕辛苦害怕努力害怕付出,因此成績就會不好,成績不良又無力扭轉,外加家長批評責罵,久之導致不自信怯懦退縮。由此更加不喜歡學習,不愿意學的時候,就學不會。
4、情緒管理。多方面原因導致對學習的感受都是消極負向的,久之形成條件反射:一提到學習就擔心恐懼,一想到學習就痛苦煩惱,一面對學習就想要逃離躲避,帶著這樣的狀態學習,孩子也是學不會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