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初中生之間的攀比心理是很普遍的,家長們也都是知道的,我們常常會因為孩子的要求而苦不堪言。但這也是一種不良風氣,家長就要注意引導孩子,并且要找到適合的方法,才能正確給予教育,而不是在我們不知道的情況下,對孩子造成了傷害,這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長的。
初中生攀比心理如何教育
1、適度滿足。孩子的欲望不應該被無限制地滿足,但是可以適度滿足。不買上千元的鞋子,可以買一雙新鞋子,不買上千元的衣服,可以給孩子買一身新衣服。讓孩子知道雖然經濟不允許,但父母還是重視你的,讓孩子感知到父母的愛,更有安全感。
2、幫助孩子建立自信。攀比的本質是虛榮,虛榮的本質是缺乏認可。因為初中生對自己的肯定不夠,所以急需外界的認同,外物的補充。家長可以多認可孩子,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孩子就不再渴求外界的認同了。
還可以通過給孩子培養特長的方法為孩子建立自信,參與一些課外興趣班,孩子有了一技之長,與人交往時自然就會更自信,不用再尋求外物的滿足。
3、培養孩子的節約意識。家長可正確引導孩子,教會孩子怎么去攢錢,然后平時怎么去分配自己的零花錢,教會孩子金錢來之不易的道理。家長可以每個月給孩子固定的零花錢,如果需要買玩具,必須在自己能支付的金額內。
4、家長做好榜樣。俗話說:“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孩子的生長以及心理都和父母有著極大的關系,很多時候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深深影響自己的子女,因此從某種角度來說,父母做好榜樣是必須的。
如果家長有攀比心理,認為自己家里的生活條件好了,孩子吃得好、穿得好,自己臉上也有面子,這種想法必然會誤導孩子,加重他們的虛榮心。
初中生產生攀比心理的原因
1、不良的社會環境扭曲初中生的消費觀
不良的社會環境對初中生攀比心理的助長,往往是直接而深刻的,一方面初中生狂熱的追星熱潮使得其過度效仿明星,不斷膨脹的物欲需求,使得初中生陷入消費誤區;另一方面不良的社會風氣帶動初中生不良的跟風熱潮,以此加劇了初中生攀比心理的滋生。
2、家長榜樣示范不足
有些家長對于子女的過分寵愛,對子女的任何需求我們都最大限度滿足,其中不乏子女的無理需求。此外,我們錯誤的消費觀念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初中生,初中生受我們消費觀念的影響養成了追求物質享受,過度揮霍金錢的消費趨向。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