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的孩子年紀小,是非觀還沒有建立起來。家長發現孩子拿別人東西,就非常生氣,覺得孩子道德品質敗壞,就要對孩子嚴懲,但這樣是不對的,家長一定要耐心詢問孩子拿別人東西的原因,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是非觀。
小孩愛拿別人東西怎么教育
1、父母正確認識孩子拿別人東西的行為。
嚴格意義上來說,小孩這種拿別人東西的行為,并不屬于真正的偷竊。而為什么孩子會拿別人家的東西呢,從心理學上來說,這是因為孩子的“占有欲”在作祟,是一種很正常的心理現象,這與孩子的道德觀是沒有多大關系的。
雖然,孩子可能模糊的知道,自己愛拿別人東西是錯的,但是這個時候的孩子,就像無法控制大小便一樣,也無法控制自己的喜好,孩子只要喜歡就會想擁有,這種分不清物權的現象隨著孩子長大就會慢慢消失。
2、鼓勵孩子說出真相
當家長發現孩子拿了不屬于自己的東西時,孩子從家長的態度上就知道了這件事情是不好的,自己做錯了。但是如果家長發怒,批評孩子,會讓孩子感到羞恥,更難說出口承認自己的錯誤。家長首先鼓勵孩子,把事情的經過和真相說出來。
避免因為給孩子太大的心理壓力,從而讓孩子出現撒謊行為,當孩子說出自己愛娜別人東西的原因后,家長才可以根據問題,尋找解決辦法,對癥下藥。
3、簡單直接地告訴孩子
對于小孩子,太粗暴的話和太委婉的話都是不合適的。孩子對于一些委婉的話,是很難去理解的,家長不如直接地告訴孩子,比如說問孩子東西是誰的,然后再問孩子,有沒有經過人家同意,如果沒有,就需要告訴孩子,不能不經過人家同意拿別人家的東西。這種直線思維方式,可以讓孩子更快地理解,也避免了孩子產生心理壓力。
4、鼓勵孩子歸還物品
當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的時候,家長要陪伴孩子去解決問題,可以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愿意陪你一起,把這個東西還給小朋友,因為她的東西弄丟了,肯定會哭鼻子的,激發孩子的同理心,這樣可以加快孩子認識自己的行為會給別人造成傷害。
孩子就更愿意主動地去承擔責任,歸還別人的東西。當孩子作出承擔的行為后,家長要注意給孩子鼓勵和稱贊,減輕孩子的羞恥感。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