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在成長道路上犯錯是很正常的,需要家長來幫助孩子認識錯誤。但是家長還沒有開始疾言厲色,孩子就開始哭,家長只要稍微嚴厲一點,孩子就放聲大哭,希望借此讓家長停止訓教。
孩子不讓說一說就哭怎么辦
1、避免批評,直接告訴孩子正確做法
孩子不讓說一說就哭,主要是因為當眾被成人說教和評判的時候,孩子內在會產生尷尬、焦慮、緊張、害怕等情緒。當孩子感到不安,或者是不知道如何來拒絕別人的這種行為時,就會用大哭來表達。
因此,當孩子出現家長認為錯誤的行為后,請不要直接指出孩子的錯誤,比如說“你這樣不對”、“你做錯了”等等,請直接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是什么。這樣會減少孩子的不安、尷尬等情緒,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2、少給孩子壓力,讓孩子自由探索
家長要注意多給孩子創造沒有壓力的探索空間,即使他會學得慢了一些、犯得錯多了一些,但是也會有勇氣繼續去探索學習。如果家長在旁邊嚴厲的看著孩子行動,這會讓孩子感到巨大的壓力,更加做不好事情,也會害怕繼續,就會崩潰大哭。
3、有技巧地“挑毛病”
孩子犯錯固然要去糾正,但是如果不注意時機和語言就會傷害到脆弱的孩子。首先,需要與孩子協商,約定好家長給孩子指出錯誤的時間和場合。同時,家長挑毛病的時候也要注意方法:別一上來就挑出來一堆的問題。控制好挑毛病的數量,能少挑就少挑,一旦孩子改正了就要用力夸孩子。
這樣慢慢培養出孩子的自信心,就不會再出現不讓說一說就哭了的情況。
4、把握糾正孩子的時機
其實,孩子在嘗試的過程中遇到困難,也是需要父母的幫助的。但關于介入的時機,家長往往是把握不好的。有時,孩子只是在嘗試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但他還是想自己再努力看看,這時家長想要插手,孩子自然就不樂意。有時孩子是真的遇到了困難,需要家長幫忙,這時你若不主動來幫忙,孩子就又生氣了。
所以,家長要把握我好糾正孩子的時機,只需要和孩子約定一個“幫忙的暗號”。比如說:給孩子一個口哨,告訴孩子:“若你想讓我來幫忙,那就吹響口哨,我就一定會來幫忙;假如你沒有吹響口哨,那我就假裝沒看到不去幫忙嘍!”
總之,就是在確定孩子是真的需要幫忙時,再去幫助他。否則在不恰當的時機介入孩子,就會讓他看起來說不得,一說就哭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