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的情緒很多都是沒緣由的,可能有時會受家長或者老師的影響,而感到開心或者很生氣,這些都很好平復(fù)。但是有的孩子性格比較執(zhí)拗,生起氣來總是很難哄,有時生氣還不理家長,讓家長們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
孩子生氣不理家長怎么辦
1、給孩子冷靜的空間
當(dāng)孩子生氣不理家長的時候,家長要先給孩子冷靜的空間,不要接著訓(xùn)斥他。等孩子情緒過了以后,再和他溝通,告訴他他的行為讓父母很難過,會讓關(guān)心他的人很傷心。要讓他明白,如果因為生氣不搭理所有的人,也是不禮貌的行為。
慢慢的先給孩子強(qiáng)化這種意識,要有耐心,千萬不要在和孩子溝通講道理的時候炸毛。
2、站在孩子角度看問題
家長不能只堅持自己的立場,一定要從孩子的角度來找一找孩子不理自己的原因。解決問題一定不要被情緒牽著鼻子走,畢竟發(fā)脾氣也解決不了問題。
家長最好不要因為自己處于家長的家庭地位,就將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強(qiáng)加于孩子。孩子是另一個社會個體,家長要尊重孩子的自我。
3、向孩子表達(dá)你的感受
讓他們知道自己的話或行為會對家長造成什么影響,要注意別去怪罪孩子,而是把重點放在他的感受上。如果你在氣頭上跟孩子說了氣話,你很有必要放下架子向他承認(rèn)。
4、冷靜處理
恐嚇和打罵來“鎮(zhèn)壓”方法是不能根本改變發(fā)脾氣的性格,要采取冷漠不理睬的方式,任其哭鬧,不要回避,不要做出任何反應(yīng),幾次之后達(dá)不到目的便可自行消退。
孩子生氣不理家長的原因
1、父母的負(fù)面情緒太多。總有負(fù)面情緒的父母,對孩子有著致命性的打擊。孩子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就習(xí)慣了把父母的情緒和苦樂和自己綁在一起,如果父母沒有跟孩子說清楚情緒分離這件事,那么孩子就是父母情緒的垃圾桶。他聽多了負(fù)能量的東西,孩子承受不住,自然就要逃。
2、父母拒絕與孩子平等溝通。孩子也有溝通的需求,但是如果孩子和父母溝通以后,經(jīng)常是得到一些批評或者反對,那么孩子就和父母有了心理距離感了,這種距離感也會讓孩子漠視父母的多言。
3、家長的話語里總是有各種要求和挑剔。孩子的成長環(huán)境需要鼓勵和認(rèn)可,如果父母總是說孩子應(yīng)該這樣,不應(yīng)該那樣,這個不對那個不好,孩子的自信心就會受挫。父母說的話總是讓他很“受傷”,趨利避害,生氣時就不喜歡理家長,害怕再次被打擊到。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quán)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