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也考驗著學生的理解能力。如果家長只是關注孩子的成績,卻不在乎他的學習狀態以及理解能力,那么孩子在學習時會非常局限。尤其是一年級學生正處于啟蒙階段,需要培養學習能力,理解能力差將會對之后的學習沒有幫助。
一年級學生理解能力差咋辦
1、擴大孩子的知識面與見識程度。孩子的理解水平與他們的知識面有很大的關系,我們都知道“見多識廣”這個詞語的意思,對于孩子來說也是一樣的。
為了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我們可以給孩子補充他們感興趣的課外知識,帶他們到社會生活中受教育,給他們提供機會參加一些活動。提高孩子見識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家長根據自身情況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孩子喜歡一件事的時候,家長們應該去鼓勵,因為他在這項活動當中不僅可以收獲這個領域的一些知識,這將會提高他的理解力。而這個理解力可以運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有益于學習中的方方面面,對孩子來說是是受益終身,興趣就像一扇大門一樣打開了孩子的理解力。
3、豐富的知識是提高理解能力的基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細節里,如果有任何疑問,家長就應該幫助孩子去解決這些疑問,孩子就像一本十萬個為什么,整天有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也十分考驗家長們的知識儲備,當孩子對身邊事物感興趣時,此刻就是一個絕佳的學習時機,也是一個積累的時刻。
4、家長和孩子一起來做觀察活動。如魚缸里的魚,如戶外的花花草草,小蟲子,天上的云,遠處的建筑,近處的活動人群等。很多場景都可以引導孩子觀察,并做完整描述,哪怕是一句完整描述也可以,慢慢擴展到兩句或三句。
通過和孩子比看誰說的多、說的好小游戲活動,增強孩子參與的信心與樂趣,能有效解決一年級學生理解能力差的問題。
一年級學生理解能力差的表現
1、與孩子說幾句話后,讓其說出意思,基本上做不到在和孩子平時說話時,如果家長細心觀察會發現一個現象,當你說一兩句話后停下來,讓孩子說出你剛才話的意思,孩子一臉茫然,竟然說不出來。
為了排除孩子缺乏專注而沒認真聽的因素,父母可以再重復說一遍,然后再讓孩子說出大概意思,如果孩子還是說不出來,基本上可以斷定孩子理解能力較差。
2、孩子想表達一個意思,很難用句子清楚描述
有些時候,孩子有心里話和爸爸媽媽說,但是孩子說時非常費勁,有時憋的臉紅,甚至顯得有些著急,也表達不清楚。有時只能靠家長從孩子斷斷續續說出的個別字或詞,或前言不搭后語的話中去猜測,孩子大概說的是什么意思。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