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13歲孩子進入青春期后,通常會有很多變化,家長在驚奇的同時,也會擔心自己如果使用不正確的教育方式,將會引起孩子的叛逆心理。這很考驗父母的耐心,此時教育得好,能使孩子受益終身,讓他養成很好的習慣,性格也能全面發展。
13歲孩子青春期表現
1、想要擁有社交的空間
比如說孩子他很想去交很多的朋友,喜歡和一些志趣相投的同學無話不談、形影不離。還有就是喜歡去參加一些郊游、生日會。這就說明孩子渴望擁有自己的社交空間,想要擁有更多的朋友。
2、想要獨立的思考
這個階段的孩子不愿意再讓家長包辦,代替。他們更愿意自己去想問題,解決問題。家長會發現這個時期的孩子他們會很愿意跟你辯解,鉆牛角尖,其實他就是想要證明自己的觀點是對的。
3、追求神秘感
13歲孩子會很喜歡,科幻的、小說等古怪的片子。即便是自己很害怕也會樂此不疲,因為在這個時期,他們有這種追求神秘感的特點。
還有就是在這個階段的孩子,他們喜歡穿另類的服裝,搭配一些另類的飾品等,他們會特別的癡迷。特別是對星座、占卜他們也會想要去探究去追求這種神秘。
13歲孩子青春期叛逆怎么辦
一、穩定情緒,以身作則
家長面對孩子的叛逆行為而生氣上火,其實是在情理之中的,但若只是寄托于利用自己的威嚴或者打罵的方式,試圖讓孩子變乖聽話,這種“教育”方式注定是失敗的。家長一定要先穩定自身的情緒,不要在氣頭上教育孩子,你的急躁、心煩、不冷靜,只會與孩子形成劍拔弩張的氛圍。
所以家長應以身作則,以自己的言行影響孩子,當然這并不是說讓家長做得有多么好,至少當給孩子立規矩的時候,這些規矩我們自己要做到。如果連我們都嫌麻煩,怎么去要求孩子去做到呢?
二、有效溝通
很多家長表示,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總是說不到一塊去,話不投機半句多,孩子對家長的說教心生厭煩,家長對孩子的厭煩心生不滿,如此溝通不僅沒有效果,還會引發孩子的逆反心理,越是溝通越想躲著你。
我們應進行“有效溝通”,能夠在溝通結束后產生有效的情緒共鳴。首先家長要放下架子,不要以“高高在上”的態度與孩子講話。在溝通的時候要盡量減少命令式的語氣,嘗試以建議式的口吻與孩子交流。
家長怎么教育13歲孩子
1、一次專注于一種行為。如果孩子以不同的方式表現出叛逆,一次解決所有問題可能會讓人筋疲力盡。相反,選擇最困擾你的行為并努力改進它。例如,如果孩子不做作業,并且不尊重家里的每個人,父母需要確定哪些行為需要優先處理。一旦你設法有效地處理它,就可以繼續下一步。
2、給他們選擇。13歲孩子進入青春期后會很叛逆,可能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沒有被聽到,或者想要對他們做事的方式或時間有發言權。家長可以讓你的孩子覺得他們有一些控制權,給他們選擇。
例如,當你告訴他們玩具應該收起來時,不要給他們一個具體的時間,而是告訴他們必須在晚飯前或睡覺前收好玩具。
3、不要評判他們。當孩子做出選擇或采取行動時,請避免做出判斷性陳述。以“你從不……”或“你總是……”開頭的特定陳述會讓您的孩子為自己辯護、表現出來或認為自己是個問題,這可能使他們訴諸反叛行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