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大部分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所以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家長都會幫助孩子去解決,但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孩子失去面對困難的勇氣,那么孩子遇到困難家長該怎么辦呢?
孩子遇到困難家長該怎么辦
1、多鼓勵孩子。大多數孩子的內心都比較脆弱,在這個年齡階段里,他們并沒有經過大風大浪,當遇到挫折的時候難免會一蹶不振。
其實當孩子遇到挫折時,內心并不好受,很多孩子也會出現(xiàn)自責的心理。家長這個時候應該做的是鼓勵孩子,給予孩子愛和鼓勵,幫助他走出來。而不是去責怪孩子,這樣做只會讓孩子更加的傷心,難以從挫折的陰影當中走出來。
2、幫助孩子學會自我激勵,面對失敗能通過自我激勵樹立信心,并且能化解失敗對他的影響。作為家長,經常對孩子說“你能行”,時間長了,孩子就有“我能行”的想法,遇到困難就能更好的處理。
3、為孩子提供一個良好、和諧、愉悅的家庭氣氛,促使孩子鼓起勇氣,正視面前的困難。成人理智的愛,可以使孩子緊張的情緒得以松馳,可以使孩子增強與困難拼搏的信心;成人的關心、同情能夠幫助孩子渡過難關。孩子在慈愛而不是溺愛,嚴格而不嚴厲,誘導而不是包辦的環(huán)境中生活,會得到莫大安慰和力量,激發(fā)正視困難的勇氣。
反之,如果家庭不和睦,勢必造成家庭氣氛冷清,孩子缺少家庭溫暖。當孩子遇到困難后,感到孤立無援,往往會表現(xiàn)出沮喪、恐懼、萎靡不振,并想躲避困難。
孩子遇到困難就逃避是什么心理
1、極度缺乏安全感
每個有人格缺陷的人都有一個原因,而這個原因大部分是孩子在年輕的時候沒有從父母那里得到更多的愛,沒有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或者在父母的嚴格教育下,他們不能提供足夠的安全感。
此外,父母對這方面的重視不夠,所以他們沒有安全感。在沒有安全感的情況下,他們遇到什么東西時的第一反應就是逃跑,逃到他們認為是“安全區(qū)”的地方,讓自己感到安心和放松。
2、孩子總是被忽視
孩子小的時候被父母呵護和關注。隨著自我意識的提升,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注和認可。如果父母長期忽視孩子,不是忙于工作就是沉溺手機,會讓孩子內心缺乏安全感,遇到挫折也就缺乏應對的勇氣。
3、父母過于專制
父母教育方式會影響孩子應挫的能力。專制、強勢的父母,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就會變得懦弱、膽小、自卑。這種性格一旦遇到困難和挫折就會止步不前,絲毫沒有信心去應對。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