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留守兒童的數量巨大,背后的家庭因素和社會因素都是難以改變的。家長把孩子放到爺爺奶奶家也是無可奈何。男孩跟著爺爺奶奶長大,對孩子的性格產生影響,這種影響是長久而深遠的,家長要及時了解這些男孩的性格,關愛孩子健康成長。
跟爺爺奶奶長大的男生性格
1、表現得更加懦弱
因為老人與孩子的年齡代溝太大,造成溝通障礙,時間久了,孩子和老人都會覺得互相無法理解,孩子長久沒有可以溝通的人,在性格上就會孤僻,內向,在年級比較小的時候就開始叛逆。
2、生活自理能力差
爺爺奶奶的生活理念還是停留在吃穿住行方面,老人照顧孩子的概念就是包辦一切,同樣的老人對待男孩子就更加金貴,把男孩照顧的無微不至。比如追著孩子喂飯,每天幫孩子穿衣服,端茶送水,就怕孩子累著磕著,時刻圍著孩子轉。
當孩子上學以后學習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也很難適應,因為回家后自己依然吃喝不愁,不用自己動手。這種習慣一旦養成,男孩長大后自理的能力會非常差。
3、生活交際能力培養不起來
如果老人生活在農村,然后去城市照顧孩子,對周圍的環境都不熟悉,也就只能帶著孩子在小區附近轉一轉,很少和別人交流,孩子受其影響,和其他小朋友交流的機會變少。這種情況不利于孩子語言能力的發育,甚至以后可能會產生交流障礙。在男孩長大后,和別的小朋友相處起來會有些困難。
4、缺少禮貌
跟爺爺奶奶長大的男生可能更無拘無束,忽視他人的感受,一切以自己為主。因為在家里受寵,會覺得任何東西,只要自己想就能得到,比如看到別人有好玩的玩具,就想拿過來,看到別人有好吃的,也想吃一口。
這樣的男生長大后,也會不愿意遵守規則,在別人看來是非常沒有禮貌的,不會受人喜歡。這全靠老人對孩子的素質要求了。如果老人是高素質的人,孩子也會受其影響精力毛。但更多的情況是老人對孩子的行為舉止沒有太高的要求。
不和父母長大對孩子的影響
1、與父母關系不親
男孩從小跟爺爺奶奶長大,即使以后被接回家和父母住一起,但是與父母的關系始終不親,而且在心里面還存在著很大的距離感。這是因為,孩子對于父母的依戀往往在6歲之前形成,尤其三歲前為最關鍵的時期。如果錯過這個時間段,就會難以接近孩子了。即使父母多抽出機會與孩子相處,想修復親子關系也會非常困難。
2、對其他人的看法相當在意
有的同學平時對待其他同學相當親和,總是滿口答應別人的要求,甚至比較過分的要求,也會毫無猶豫的答應。這是因為從小和老人長大,和父母相處的時間極少,因此與父母的關系比較疏遠,內心會嚴重缺失安全感。
這類孩子往往非常不自信,感覺自己不值得被其他人愛,因此往往將個人價值體現在對他人的風險上面。往往不顧及個人的利益,想盡一切辦法成全別人,對別人的看法相當在意,這讓男孩子一生都難改變。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