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多數家長在教育孩子時總會遇到很多困難,特別是男孩子進入青春期后,父母不知道該如何和他溝通,很有可能引起他的過激反應。有些青春期男孩還會出現打媽媽的情況,這讓父母很傷心,不知道怎么調節關系。
青春期男孩打媽媽是什么心態
隨著身體的成長,使孩子在父母保護和統治下安定和均衡發生變動,在此期間,從依賴到獨立有激烈的沖突。而媽媽過度保護形成的獨立生活的能力差,及人際交往的能力不足,加深了他們的苦惱。
為了解除這些苦惱,他們會選擇逃避壓力,比如沉迷網絡、輟學等等,當父母進行管教的時候,便會出現反抗,就開始對媽媽拳腳相加。
由于父母的過度干涉,使這些青春期男孩通常感覺到非常的壓抑,而暴力行為本身又使其產生一種情緒發泄后的暢快感,又強化了暴力行為,久而久之,便會成為習慣。
有時父母對孩子一方面過度保護,一方面過度干涉,使孩子無法在心理上長大成人,自理能力差,依賴性強,社會化不足。一旦在工作、學習中產生強烈的挫敗感,就會使孩子反過來怨恨自己的父母,產生對父母的依賴性和強烈不滿的情感。
青春期男孩打媽媽怎么教育
1、積極的進行干預和處理。首先要加強教育,孩子動手打人一定要及時進行說服教育,告訴孩子動手打人的危害,尤其是不應該打自己的媽媽。如果有問題應該好好的溝通和交流,而不是以武力解決。
尤其是孩子碰到了一些挫折就有打人的問題,一定要及時干預及時制止,同時告知孩子這樣的行為是不對的,通過說服教育讓孩子深刻認識到,動手打媽媽這種行為是不好的。
2、適當的進行懲罰教育。青春期男孩打媽媽,懲罰是有效解決的方法。比如讓孩子寫檢查等,讓孩子在寫檢查的過程當中明白這是非常不好的行為,甚至有可能會造成與媽媽關系緊張等后果,所以一定要讓孩子深刻認識到這個行為是不對的。
3、尋求孩子父親的幫助。因為有很多的孩子可能不畏懼自己的媽媽,但是會害怕自己的爸爸。這個時候父母兩方都需要給予孩子正面的教育,尤其是出現孩子動手打人、動手打媽媽的行為,父母都需要出面及時干預及時制止,爸爸也應該加強對孩子的說服教育。
媽媽如何教育青春期男孩
一、相信孩子,少嘮叨
男孩的語言能力比女孩弱,當他們面對父母的嘮叨時,常常會感到不知所措,甚至會認為父母不尊重自己。青春期的男孩想獨立,但父母很難放手,就忍不住對男孩嘮叨,時間長了,男孩容易產生心理疲勞,父母越說他們越不聽。
父母正確的做法是少嘮叨,充分相信孩子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決問題,他們可以管理好自己,可以對自己負責。
二、不跟孩子較勁
青春期的男孩處于心理動蕩期,如果多余的能量無處發泄,很容易和父母相互較勁。如果父母本身也處于更年期,脾氣暴躁,那勢必造成家里戰火不斷。
父母正確的做法是對孩子多多理解和包容,認識到孩子的失態是青春期的常態,尤其是孩子情緒失控的時候,不要和孩子對著干,等到雙方的情緒都緩和后再溝通。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