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的媽媽認為自己的嘮叨是因為愛孩子,但她沒意識到她同時也在宣泄自己的焦慮。明知道自己重復說這些話會讓孩子感到厭煩,但還是控制不止的嘮叨。媽媽愛嘮叨的背后到底有什么含義,說明了什么呢?
媽媽愛嘮叨的背后說明了什么
1、媽媽的嘮叨代表著愛與思念
嘮叨,其實是一種矛盾的存在。它的出發點是愛,帶來的卻是傷害。比如擔心孩子貪涼生病,就讓他多穿件衣,天氣干燥叮囑小孩多喝水,這是關心的表現。大多數嘮叨的出發點都是媽媽的愛,為了讓孩子身體健康、變得更好,大部分媽媽的嘮叨背后都是母愛。
2、奢望以最快的速度看到結果
嘮叨的表現形式之一是不斷地叮囑、提醒、催促,反復提起。而小孩子會對父母嘮叨的頻次、程度非常敏感。很容易激怒孩子。重復催促代表著太希望我們的提醒可以像電腦那樣得到快速地反應,但孩子不是機器,他有自己的節奏和周期。當打亂孩子的節奏時就會遭到激烈反抗。
3、對孩子沒有信心和不信任
這就是嘮叨中包含的比較負面的情緒。當我們對某件事或人比較沒有把握時,我們會很緊張事情的進展,隨時關注它的動態。所以母親的嘮叨背后就是暗含著這樣一種含義,即不相信他有做好這件事的能力。所以總感覺說一遍遠遠不夠,要不斷地重復。
媽媽嘮叨的后果
1、傷害孩子的自信
媽媽嘮叨的多了就會傷害孩子的自信。因為媽媽的重復的話時刻在提醒孩子,你這兒做得不好,那兒也做得不好。這就會傷害孩子對自己的信心。
2、讓孩子失去主動性
“該寫作業了,該洗澡睡覺了,該去上學了”,這些指令會讓孩子失去學習生活的主動性。失去主動性。試想一下,一個說什么做什么,都要按照別人的意愿行動的人,又怎么能指望他明白活著的意義呢?
媽媽如何改掉嘮叨
1、適度放棄對孩子的關心,回歸自我
到適度的時候,媽媽要放棄母性,回歸女性和自我。孩子是在不停長大的,媽媽也要和教孩子一起長大,適時放手,回歸到自我的狀態。
2、聚焦孩子的優點
人無完人,每個人都可能犯錯,更何況孩子。媽媽要多關注孩子的優點,而不是整天抓孩子的缺點不放。
3、尊重孩子是獨立的個體
媽媽只要求孩子服從命令,試圖操控孩子的人生時,孩子就會產生反抗、逆反心理。媽媽想要放棄嘮叨,就要先承認孩子是獨立個體,尊重孩子的想法,讓孩子遵照自己的意志做出選擇和決定,減少自己的控制,從而停止嘮叨。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