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處于青春期的男孩已經有了清楚的認知,若家長這時沒有關注到孩子的心理表現,那只會讓孩子產生較大的心理問題。所以,我們應該對孩子適當放手,讓孩子能夠承擔屬于自己的責任,他們才能更好的去成長。
青春期男孩的心理表現
1、對自我形象開始有了要求
青春期男孩開始有了對自我形象的要求,他們開始關注臉上有沒有長痘痘,身上的衣服是不是夠帥、夠酷,如果身邊有朋友指出了他的某種缺陷,回到家后他就會努力想彌補那個缺陷。
2、渴望獨立
青春期男孩,最大的渴望是擺脫父母的嘮叨,擺脫父母的監督,實現自己的獨立,經常是不撞南墻不回頭,哪怕自己知道自己可能要走彎路,也會一意孤行,所以這個階段,父母會認為孩子逆反,難以溝通,難以管理。
3、變的會更加敏感
因為他們在這個時期可能會更加關注自我,畢竟青春期的孩子也很關注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尤其是身邊朋友的評價,他們會很敏感。對于班級里的同學關系也更加敏感,容易“拉幫結派”,也容易陷入孤獨,可能突然變得沉默寡言,不愿意分享自己的心事。
4、渴望獲得尊重卻又經常自卑
對于異性的渴望,身體自身的變化,這一切都使青春期的男孩渴望得到尊重,渴望成為“老大”,渴望成為萬人矚目的“英雄”,卻也會因為周圍的不如意,學業的壓力,對于異性的渴望卻無法達成的心思,以及臉上的痘痘等變得自卑。這種矛盾的心理經常交替出現在青春期男孩的身上。
青春期男孩應該怎么教育
1、多與孩子溝通交流,父母應該給孩子創造一個寬松的環境,平時多傾聽孩子的想法和傾訴。當然,這不是要父母刻意的與孩子聊些什么,而是創造一種自然的氛圍,增加隨意性和親和感,就隨時發生的一些問題和孩子展開交流,比如,多留意一下孩子在干什么,找到話題,和孩子用聊天的方式討論。
2、尊重孩子的意見和想法,青春期男孩基本上已經對一些事情,有了個人的主見和看法。父母應該多關注孩子們的這些觀點的看法,切忌在這時候和孩子硬對硬,因男孩都有一種不服輸的心理,以免讓孩子認為自己的父母不理解自己,其實孩子想得到父母的認可,也想得到理解與尊重。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