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樂于分享的孩子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往往會受到更多的關注,但是有些孩子從小就在家長的溺愛中長大,各種要求都會得到滿足,慢慢的就養成了自私的性格,這樣的行為對于孩子的成長和社交都有著十分不好的影響,那么家長應該怎么教育孩子去改變呢?
自私的小孩怎么教育
1、在日常家庭生活中,盡量不要給孩子特殊待遇,合理滿足孩子的需求,讓孩子知道自己在家庭中與其他成員是平等的,消除其“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
2、要讓孩子不自私,其實就是要讓孩子把自己的欲望與周圍的環境平衡起來。家長切莫把孩子置于只享受不履行義務的特殊地位,這樣就會讓孩子滋生不勞而獲的心理。
3、孩子是需要友情、需要伙伴的,但是現在多數孩子在家中沒有兄弟姐妹、鄰里之間交往過少等原因,許多孩子整日一個人,就缺少與別人打交道的機會,這種孤獨的環境就會導致以自我中心。父母要鼓勵和指導孩子與伙伴們發展友誼,多參與人際交往,讓孩子體會到關心他人并且會從中得到快樂的感覺。
4、家長應指導孩子從小學會自己穿衣、洗手帕、整理玩具等,給爸爸媽媽倒茶水等,讓他體驗父母勞動的艱辛,懂得要從小養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和獨立生活能力,讓孩子學會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以便將來為家庭和社會多作奉獻。
5、在家里面有好吃的的時候,盡量不用和孩子說,這個是專門給孩子買的,這個是給他們的之類的話,而是應該說今天大家都可以吃什么了。從語言中淡化物品的歸屬權。當孩子不再認為這些東西是專門買給自己的了,全部搶過來的動作也會少了很多。
造成孩子自私的原因
孩子自私心理的產生,與其周圍人們的不良影響也有很大關系。例如,有的父母或家庭成員自私自利,愛貪圖小便宜,或與人共事斤斤計較,過于“小氣”;有的父母或家庭成員常常叮囑孩子自己的東西不給別人吃,玩具不許別人玩等。這些,都會助長孩子的自私心理。
家里所有人都以孩子為中心,孩子想要什么家長都會盡力去滿足,孩子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成長,自然而然也什么事情都只考慮到自己,沒有考慮過他人的感受。因為在他看來,所有人對他的付出都是理所應該的,他也不需要去回報,所以孩子也會因此而養成自私的性格。
現在有很大一部分的獨生子女,具有自私的性格。這是因為獨生子女,是家庭中唯一的孩子。集家庭所有的寵愛于一身。無論什么要求都盡量的滿足,久而久之就自然形成了孩子的自私,任性的毛病。
孩子比較自私的危害
1、在自私的孩子心中,只有他們自己,他們從來都不會考慮他人的意見或感受。其實有時候也會說替別人著想,但真正涉及個人利益的時候,他們是絕對不會做半點讓步的。
2、自私的孩子由于過分關注自己的利益,對外界的反應過分敏感多疑,因為他害怕吃虧,害怕別人占有他本應或不應得到的利益。不僅損害了孩子的人際關系,而且對于孩子的身心發展來說,也是一種很深的傷害。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