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庭教育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里,因為父母的行為舉止可能會時刻被模仿著,這將影響孩子的品格發展。同時這也是在漫長的過程中形成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是很大的,不僅要做到身體力行,還要學會提高自己的素質和道德修養。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孩子從生命之初就自然繼承著父母雙方的遺傳特征,無論是外貌身形,還是性格稟賦,從孩子身上都能隱約看到父母的影子。孩子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較初都是模仿而來。孩子從許多方面都在復制著父母的特性,就像一面忠實的鏡子,映照出父母自身的形象。
幼兒生命期是先天無為階段,心靈如同白紙一張,學習模仿接受能力極強,正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關鍵年齡期。如果家長對外因的作用力不能正確認識,對外環境的作用力不予高度重視,稍一不慎即可能影響孩子的終生。只有“修之家,其德有余”的家庭,才能養育出具有道德品格的孩子和人才。
那么父母在家庭中,怎么教育孩子效果才最好呢?
1、給予孩子解決問題的機會
當孩子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由于他知識經驗的不足,有可能會因為作出錯誤的決定而導致失敗。在這個時候,父母不應該急于責怪孩子,而是應該先和孩子共同找到失敗的原因。一定要讓孩子有機會多接觸一些新鮮的事物,增長他的見識,積累他的經驗。
2、了解孩子的需要
父母和孩子的溝通渠道一定要暢通,可以在日常中多跟孩子在一起玩耍,通過觀察他的言行來了解他的內心。也要經常跟孩子聊天,看看他內心都需要什么。這是父母教育孩子很重要的依據,也是親子之間聯系的紐帶。
3、不要強迫孩子進行學習
興趣是孩子較好的老師,父母應更加注重孩子對學習興趣的培養,使學習成為孩子發自內心的需求。而強迫性的學習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反而會影響他的學習效果。父母自己也應該對孩子做出表率,比如跟孩子一起在圖書館進行閱讀。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孩子教育全靠學校和自由成長
有的父母則是另一個極端,自家孩子管吃管喝不管教,總覺得教育是學校的事情,道理嘛長大以后都會知道的。其實這也是一種不正確的教育方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非常重要,把孩子的教育全部推給學校,本身就是對孩子不負責任的做法。
二、過度操前教育
還有一種明顯過度的教育方法,就是操之過急地超前教育。不少父母被各種培訓教育機構販賣的焦慮所淹沒,同時又覺得孩子天生就是聰明的,是個天才。早早地給孩子報各種培訓教育班,大有一種拔苗助長的的架勢。
三、不注意結合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施教
很多家長第一次為人父母,教育經驗不足,但重視程度是足夠的。看了很多書、學習了很多理論,對此深信不移,照搬照抄,不注意結合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那么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肯定是很不愉快的,不利于個性的發展。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