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每個父母在迎接新生命的時候,都會感覺責任重大,以后該怎么教育孩子,從什么時候開始呢?每個人對這些問題都有不同的答案,但是都是對于孩子的關愛。家長應該了解到不同年齡階段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讓孩子的成長發育適合他的年齡。
孩子從幾歲開始教育比較好
我認為孩子從出生之時,就是開始培養的最佳時機。父母認為的教育并非知識對于知識、道德、規矩的傳授,廣義的教育應該包含對孩子周圍環境的感知,對孩子有目的、有意識的影響。這種教育通常久遠,甚至影響一生。所以,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應該是貫穿他們的一生的。同時家長也應該了解孩子的每個生長時期應該采用什么樣的教育方法,才是適合孩子成長發育的,讓孩子健康成長。
那么怎么樣對孩子不同的成長階段進行教育呢?
第一個階段0到3歲:情感撫養
孩子出生后的前3年,他們缺乏對外界的信任感,尤其在習陌生環境下,心情更煩躁,習慣用哭鬧引起家長的注意。所以家長最好給予孩子充足的愛與陪伴,如果0到3歲,孩子沒有得到足夠的情感關懷,孩子會對家長存在陌生感,長大以后也會形成情感依賴障礙。
另外如果在3歲前沒有形成好的依戀關系,他對周圍的一切缺乏信任,從小心理就會有一定的問題,成年之后往往更容易出現焦慮緊張。
第二個階段3到6歲:性格培養
孩子的性格培養越早越好。家長如果錯過孩子6歲之前的性格教育,孩子的性格已經定型了,再想給孩子扭過來是非常難的。所以趁孩子還對父母依賴時,要采取獎罰分明的教育方式,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是非觀,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會讓孩子受益一生。
第三個階段6到12歲:能力培養
6到12歲是家長培養孩子習慣最好時期,只要在這個時候幫養成好習慣,那么孩子一生都受益。很多家長想要孩子有好成績,但是發現孩子無論怎么努力,成績總是原地踏步,最后就認定孩子沒有學習的天賦,但是實際上不是這樣的,孩子的成績更多的是取決于他們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
從6歲開始孩子正式成為小學生,家長就應該培養孩子的上課聽課、思考、互動等好習慣。回到家中培養孩子及時預習、復習、自己做作業等好習慣,還可以趁機讓孩子養成自律、閱讀、運動等生活好習慣。
第四個階段12到18歲:尊重理解
從12歲開始,孩子開始進入青春期,他們的自我意識迅速發展,渴望自由,渴望成長為大人,但是又缺乏生活經驗,經常思想上會出現錯誤。當家長還是采用對待小孩子的方式時更容易變得叛逆,所以對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要對孩子進行尊重教育。
經常和孩子溝通交流,如果遇到意見不同時,要學會對孩子表達理解,適當的學會接納孩子,放心并適當的給孩子一些決定權。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