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家長對于孩子仍然過分的關注學習成績,但是心理方面卻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這就導致很多時候孩子淡漠親情。但是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為優秀的人,才是教育真正的目的,而不是為了培養他出一臺做題機器,那么讓孩子快樂起來的教育方法都有哪些呢?
讓孩子快樂起來的教育方法
1、鼓勵孩子多運動。讓孩子保持活躍狀態的活動有助于減輕壓力,讓孩子們能用一種更加健康的方式呼吸,身心健康的孩子對自己的形象會有一種更加積極的理解方式。
2、給孩子自由玩耍的時間。許多孩子的時間表都非常緊湊,大量的作業和興趣班嚴重擠占了孩子的時間。對于孩子們來說,自由玩耍的時間是培養想象力、緩解壓力和保持孩子天性的必要條件。自由和無拘無束的玩耍對孩子們管理壓力、培養適應能力以及完成社交、情感和認知發展的里程碑都是至關重要的。
3、給孩子選擇。允許孩子按照自己的興趣去做事,如果你讓孩子業余學習時,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讓孩子自由選擇,這樣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會更投入。
4、贊揚和賞識。多給孩子贊揚和賞識,但表揚時要有的放矢,言之有物,可以根據孩子的表現夸的更具體,夸獎他做的這個東西耗在哪里,他會感覺不一樣,下次會更努力,以博得你的肯定。
5、激發他內在的藝術天份。多讓孩子接觸音樂、美術、舞蹈等活動,依然可以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專家發現,當孩子隨音樂舞動、或是拿著畫筆涂鴉,其實都是孩子在抒發他內在世界、表達情感的方法。
6、正視自己的缺點。告訴孩子正視自己的不足和缺點,有些是無法改變的,有些是通過努力來實現的,不要自怨自艾,沒有什么會阻擋一個努力奮斗前行的人,生活不會虧待努力的人。
孩子心情不好家長怎么安慰
先要認同孩子的感受,讓孩子快樂起來,孩子只有在感受得到人認可,才愿意打開心扉,聽其勸解,家長千萬不要持輕視的態度,覺得小孩子的情緒沒什么大不了。
其次認真傾聽孩子訴說,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不要立馬就否認或者指責孩子,要順著孩子的想法去更深入地開解他。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用成人的“大道理”試圖去說服孩子,這個時候這些道理就顯得蒼白無力,孩子也不會聽。
當出現心情不好時,家長要及時的開導孩子。建議家長不要忽略孩子的真實想法,也不要覺得孩子特別的小,不會出現心情不好的情況。建議家長平等的對待孩子,要適當的學會感同身受。
不要凡事都幫孩子做決定,而要征詢孩子的意見。最好是一有事只幫孩子出主意,而不是做主,陪伴孩子在過程中,并給予幫助,不要著急一下子跳到結果上,給孩子爭辯或者頂嘴的機會,這樣才能了解孩子心中最真實的想法。
孩子經常不開心發脾氣怎么辦
第一、孩子發脾氣時,家長需保持情緒冷靜,不要一來就強行制止、訓斥、指責或勸慰,應耐心地傾聽,注意孩子的語言訴求和身體語言的表達。
第二、發脾氣是一種情緒發泄,家長不宜壓制孩子的情緒表達,理解孩子鬧情緒的原因,正確引導其合適的表達方式,如畫畫、打枕頭或被子等柔軟的物品,將不好的情緒發泄出去,讓孩子快樂起來。
第三、如果孩子經常性發脾氣,首先就應該轉移注意力。孩子越小,情感越不穩定,但是注意力也越容易轉移。當發生不愉快時,首先就應該選擇活動轉移法,讓孩子在游戲活動或體育活動中盡可能的宣泄內心的不舒服。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