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元旦過去,意味著家里的“熊孩子”們又要放寒假了,這個時候大部分孩子都想徹徹底底的玩個夠,但是如果讓孩子痛痛快快的玩一個月,可能等他們開學的時候就沒有辦法收心,那么作為家長的我們,在假期里家長應該怎樣培養孩子呢?
假期里家長應該怎樣培養孩子
1、多讀書提升個人修養
寒假不能總是在玩樂中度過,還需要合理分配時間來學習。孩子們需要在寒假多讀書,多看報,不斷充實自己,用知識武裝自己的大腦。讀一些優秀的科普讀物、中外名著以及一些美文對于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都是有很大的幫助的。此外,孩子在讀書的過程中還需要做一些讀書筆記,把書中好的句子、詞語摘抄下來,寫好自己的讀后感。
2、放手讓孩子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首先要讓孩子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孩子去體驗做事情的過程是輕松的,是困難的,家長的一次次放手等于孩子的一次次鍛煉。放手讓孩子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時,家長不要在一旁瞎指揮,瞎幫忙,既然放手了就放心的讓孩子去做,在家長“保護傘”下成長的孩子,是永遠不會長大的,抗挫能力也是比較差的。
3、培養一個特長
孩子需要培養一個特長,樂器、畫畫、舞蹈等等,看孩子喜歡哪種。小學之初可以多試幾樣,看孩子在哪方面比較擅長,長期固定學上一兩樣就可以了,學得太多,沒有那么多時間和精力,影響孩子的學業發展。
孩子培養好一個特長,往往會帶動其它科目的學習,在一個特長上學會堅持,取得一定的成績,孩子會非常自信,在其它科目上也會觸類旁通,找到竅門,越來越好。
4、言傳身教,把握時機
孩子成長的過程,其實很多的言行是仿效父母的,因此做父母的在孩子面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經常給予孩子鼓勵和幫助,有進步應肯定,遇到挫折要疏導,幫他分析道理,找出問題所在,以鍛煉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平衡能力,在困難面前不低頭的堅強意志和性格。
假期里家長怎么開導孩子
1、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放假了就得讓孩子開心起來吧!讓孩子開心,就是讓孩子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放長假假是培養孩子興趣的關鍵時期,尊重孩子內心的意愿。父母重在引導,而不是強迫孩子學什么!讓孩子學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常見的興趣愛好有籃球、羽毛球、兵乓球、足球、滑旱冰、跑步、跳繩;聽音樂、繪畫;積木、拼圖、拆裝;撲克牌、小汽車;彈吉他、鋼琴、薩克斯、葫蘆絲;折紙剪紙、涂鴉;網游游戲;棋類等。
孩子做感興趣的事情,孩子的身心比較愉悅。當孩子遇到困難挫折時,心情不好時,興趣愛好還是孩子釋放壓力的一種方式,讓孩子的身心更加的健康。
2、充分征求孩子的意見。假期計劃是為孩子制定的計劃,孩子是執行的主體,所以還是需要充分征求孩子的意見,才能保證完成的積極性和質量。
在制定計劃時,應該由家長與孩子共同討論商量,而不是家長完全包辦所有的內容。尊重孩子的意見,傾聽孩子的心聲,在溝通中了解孩子假期想做什么,和對假期安排抵觸的部分。
孩子合理安排時間,有質量地完成了每日必備任務后,未嘗不可放手讓他們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對于孩子而言那便是幸福、開心的,家長也應該給孩子這樣的自由。
最后家長還要高效陪伴孩子,所謂“陪伴”既是陪同也是相伴,“陪”是行為,“伴”是內心,二者缺一不可。我們可以在假期伊始和孩子做一次深度交流,了解他們最真實的內心世界。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