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每到孩子放寒假,每個家長都鉚足了勁的去幫孩子做各種計劃,讓孩子去完成“彎道超車”的任務,但是孩子卻只想開開心心的玩耍,所以在意見不統一的時候,就會出現爭吵的現象,那么該如何去安排孩子寒假的時間呢?
小孩寒假在家怎么安排
1、完成寒假作業。有的孩子在臨開學前手忙腳亂地狂補假期作業,這樣應付式地完成任務,是達不到學習效果的。所以,在假期開始就要做好計劃,督促孩子認真完成寒假作業,養成良好的習慣。由于寒假包含春節,期間走親訪友、外出游玩的時間比較多,作業計劃的量可以在年前適當多做一點,其余時間可以自由安排其他學習與活動。
2、帶孩子更好地認識家鄉。很多孩子雖然從小就在家鄉長大,對自己家鄉的認識卻寥寥無幾,有時還不如一個外地人了解的多。這是現在的教育專注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而忽略了人文關懷,未注重孩子心中鄉情的培養。現在的年輕一輩對故鄉缺少懷戀,四處漂泊而感到沒有歸屬。
家長可以趁寒假的機會,好好培養孩子的鄉情,讓孩子對家鄉有進一步的了解,帶著孩子四處走走,給孩子講家鄉過去的歷史故事,帶孩子吃當地特產,方言的由來,當地的民謠等。家長也可以帶孩子和老一輩接觸,讓孩子從他們口中了解到更多家鄉軼事。
3、合理安排寒假學習活動。寒假期間,孩子們要完成老師們布置的寒假作業,這是每個中小學生在寒假里必須要完成的。在制定寒假活動計劃時是要最先考慮進去的,比如孩子可以每天用兩個小時完成學校要求的學習內容,保證完成這些學習活動所需的時間。學習是個持續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切不可把作業集中在幾天完成,就像囫圇吞棗,孩子只能學得一知半解,不夠扎實。
家長怎么幫助孩子安排寒假的時間
一起制定一個作息時間表。對于很多孩子而言,假期就是一覺睡到大中午。但雖然是假期,家長也不能這樣縱容孩子,假期也要保持長期養成良好作息習慣。家長可以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和孩子一起商量著制定一個假期作息時間表,例如幾點起床、幾點睡覺,每天學多長時間,玩多長時間,合理安排,有所側重,然后嚴格按照這個作息表執行。
可制定一定的獎懲機制。比如每完成一項學習任務,家長都要根據完成的質量給予及時的情感或物質反饋,比如“積分換禮品法”就很好用,提前買一些小禮品,放在書柜櫥窗里標好“積分價”,當孩子通過學習贏得相應的積分就可以用積分換禮品,這樣就極大地提高了孩子自主、自愿、高效學習的熱情。
不管是什么樣的安置方式,家長首先要和自己的孩子商量一下,不要直接對孩子下命令,這樣會讓孩子疏離你。讓孩子自己想安置方式,是讓他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父母和孩子之間也是平等交流。父母要引導孩子制定自己的寒假計劃,然后正確的引導孩子,讓孩子在寒假學到東西,過得充實。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