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我們都知道“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這句話,這并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經常遲到的孩子不僅會在生活中錯失良機,還會讓他的性格非常散漫,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一定要從小抓起,讓孩子改變總是遲到的壞習慣。
經常遲到的孩子怎么教育
1、冷處理,采取合適方法溝通。家長先不要跟孩子討論是否要上學,先找出孩子上學總是遲到的原因來,然后針對原因來改正。只要孩子愿意跟家長說話,一定可以問出來遲到的原因。
2、讓孩子知道準時上學的重要性。首先家長要告訴孩子:按時上學,不遲到不早退,無事不請假,是作為學生最基本的責任。這就和工作的人要完成自己的工作職責,做老師的要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一樣,都是最起碼的責任問題。
一定要讓孩子樹立自己的責任感,其次跟孩子講講上學總是遲到的危害,父母還可以借著講故事說道理的方式,讓孩子深刻意識到遲到的危害。然后再跟孩子說說準時上學的好處,可以多跟孩子強化準時上學可以多做的好玩的事。
3、讓孩子從心里明白遲到的壞處。家長可以讓孩子明白遲到會造成別人的等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歡無聊等待,那就同樣別讓其他人等待自己。
同時,家長要明白教育孩子需要有耐心和愛心,單純進行粗暴的責罰收效稍微。經常遲到的孩子背后的原因要了解清楚,比如孩子對學習缺乏熱情、缺乏興趣,或是跟老師、同學鬧矛盾,這些情況下孩子都可能會出現上學遲到或不想去學校的情況。
孩子經常遲到的原因
1、孩子自身的因素。當孩子的性格比較慢,性子柔,做事慢慢悠悠的,那孩子會認為時間是無所謂的,因為他們不急,性格是孩子內化的習慣,所以他們就會不自覺的表現對待事物的態度上以及行為上。
2、由于父母的放縱教育,讓孩子變得懶惰。放縱教育就是家長溺愛孩子,他要什么就給什么,為了保護孩子,出現不舍得讓孩子“干著干那”。比如說最典型的因為怕累著孩子,所以不讓孩子干家務活,這樣孩子漸漸就養成了懶惰的壞習慣,什么也不想干,就想住在舒適圈里,做事情能拖就拖,根據自己的心情看待時間,從不會主動的管理自己的時間。
孩子經常遲到的危害
1、容易厭學
經常遲到的孩子會擔心,因為自己的遲到不受老師和同學待見,擔心自己不被別人喜歡,出現不想上學逃課等現象,對今后的學習生活造成不好影響。同時,長期沒有規則意識,也不利于孩子培養做事持之以恒的毅力,甚至會對父母的要求變得有恃無恐。
2、不利于良好習慣的養成
如果孩子從小就養成遲到的習慣的話,他就會自己認為遲到是一件沒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那么就很難受到學校紀律的約束,父母也不知道要如何幫他把這個遲到的壞習慣改掉。而且如果他遲到成自然的話,對于跟他約定好的其他人來說是很不禮貌的行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