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庭對于一個孩子來說就是終身的學校,父母是孩子永遠的老師。父母的言行對孩子會產生深遠的影響。所以,父母們應該學習和孩子的相處之道,做好父母的角色,為孩子的未來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父母要學會怎么和孩子之間良好相處,下面為大家介紹一寫父母與孩子的相處之道。
父母與孩子的相處之道
1、理解、尊重、信任
民主的傾聽、平等的交流、自由的合作,是親子關系的紐帶。多少家庭就是因為粗暴化的干預和專制性的管教,讓父母之愛成了孩子們的不能承受之重,讓孩子活在痛苦中。所以父母最重要的就是真正的尊重孩子,才是正確的父母與孩子的相處之道。
2、父母做好表率
父母是孩子最大最好的老師,想讓你的孩子成為值得信賴、有責任心和愛心的人,那么做好表率,讓他們在生活中經常能看到你身上的這些閃光點。這是一種潛移默化,但卻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3、表揚孩子
真誠的表揚可以使孩子變得愉悅,在孩子做了正確的決定或事情時,要抓住時機表揚。贊揚會讓他們覺得自己的決定和成功是受到重視的,同時他們的能力也得到肯定,他們會越來越有自信,去嘗試自己想做的事。
4、適當保持沉默
一開口就是命令孩子怎么做,喋喋不休地嘮叨會讓孩子感到厭煩,孩子已經長大了,不想再依賴父母的幫助,親子之間意見無法達成一致。那就適當保持沉默,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增加經驗;當孩子需要自己的幫助時,孩子會主動開口,這時候再給孩子有益的建議,孩子認為自己是成熟獨立的,父母是可依靠的親人。
父母與孩子不正確的相處方式
1、訓斥、嘮叨
嘮叨是目前親子溝通中最普遍的一種方式,家長只要發現孩子考試沒有考好,或者孩子哪點做的不如家長的意,家長就劈頭蓋臉的對孩子訓斥,接著還嘮嘮叨叨個不停。
要知道孩子在父母面前永遠是弱勢群體,大部分孩子在父母訓斥的時候,即使是父母的錯,哪怕心里有天大的委屈也是敢怒而不敢言。孩子要么是選擇沉默,言聽計從;要么叛逆、頂撞父母,這樣溝通的結局往往是不歡而散。
2、不給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
家長總是會習慣性管理孩子的一切,不給孩子自己解決問題和矛盾的機會。但對于孩子來說,學習的過程很重要。父母要給孩子嘗試的機會和引導,而不是掌控孩子的所有事情。
3、過分寵溺孩子
做錯事不會言語告誡,而選擇一味包容,總是用“孩子還小,什么都不懂”的借口來搪塞眾人的指責。我們應該時刻規范孩子的言行,從生活中小事的對錯來給孩子講道理,這樣才是負責任的父母。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