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關注孩子健康成長的每一個問題,但現如今就是因為家長太過關注,而總是擔心孩子會受到傷害,就會習慣性的包辦孩子的一切,處處遷就寵愛孩子。但是父母愛孩子需要把握分寸,過度寵愛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被父母寵出來孩子特點
1、孩子變得自私自利
被父母寵出來的孩子,由于長期被父母的溺愛所包圍,根本不知道為人著想,不會將心比心,不會站在他人角度考慮問題,一切以自我為中心,自私又自利。
自私也許能謀一時之利,但自私之人的事業必定遲早會失敗,感情生活也一樣,所以孩子可以學習不夠好,或者不夠聰明,但絕對不能過于自私自利,否則將來后果難以設想。
2、孩子不懂禮節目無長輩
由于父母的過度寵溺,對于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和不禮貌行為也沒有阻止,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禮貌,目無長輩,口無遮攔,更沒有基本的做人禮節,因為他壓根兒不知道禮節禮貌為何物。
3、缺乏獨立意識
被父母寵出來的孩子,就像一只雛鷹,每次都得把吃的送到嘴邊,永遠都學不會飛。凡事都喜歡坐享其成,不勞而獲,永遠都只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
4、以自我為中心
嬌生慣養的孩子,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全家人圍著自己轉。這種孩子大都以自我為中心,甚至有自負心理。倘若不加以糾正,缺乏教養,長大后會做出不正確的事,甚至走上歧途。
怎樣教育好孩子
1、不要過多的干涉
當孩子孩子嘗試著獨立進行一些事情時,需要有耐心,一般他們可能不會一次做好,假如我們能夠不停地糾正,那么會讓孩子認為他們可能就不應該去做這件事情,所以千萬不要傷害他們的積極性。
2、不要因為忙碌缺少對孩子的陪伴
面對孩子的教育,最應該忌諱是就是不能由于太忙碌,然后缺少對孩子的陪伴,其實家庭的溫暖,還有父母的陪伴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一定不能因為自己比較忙碌,從而忽略了對孩子的教育。
3、父母可以換位思考一下
父母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或脾氣變得越來越倔強時,要學會換位思考一下,然后了解到孩子的內心。而且溝通也是特別重要的,父母要學會跟孩子進行溝通,這樣緩和親子關系也會變得比較容易。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