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是需要慢慢養(yǎng)成好習慣的,而這全都依靠家長的引導,所以言傳身教的是很重要的。那么小孩如果說話不算話,父母在發(fā)現的同時,也要及時的糾正,這樣才能讓孩子成為有誠信的人。
小孩說話不算話怎么辦
1、說服教育。對于年齡大的孩子,我們要給其將道理。給他講不準守承諾的壞處,以及不遵守承諾方面的故事。年齡大的孩子,能夠更加明白這些道理。容易幫助他建立遵守承諾,說話算數的好習慣。
2、適當妥協(xié)。其實有些時候小孩說話不算話是可以理解的。比如孩子正在看電視,說好再看5分鐘就不看了,結果到了5分鐘孩子還要看。我們就認為其不講信用。
但是如果家長正玩游戲、正看電視,孩子要求你5分鐘后就必須停下陪他玩,大部分都不能做到。所以,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適當的做下妥協(xié)。到時間后讓其再玩幾分鐘,他覺得自己占了便宜,也就會停下來了。
3、以牙還牙。當孩子對于自己說的話不遵守的時候,我們可以嘗試以牙還牙。比如答應他給他買玩具,結果不給他買。他一定會說你說話不算數,你就告訴他這個習慣是和他學的,讓他體會說話不算話帶來的后果。
4、建立獎罰機制。和孩子約定,建立一個獎罰制度。比如,如果孩子每說話算數一次就給他獎勵個玩具,每說話不算數一次就罰站。孩子容易在獎勵的機制下遵守承諾,通過獎罰讓孩子逐步形成說話算數的好習慣。
小孩說話不算話的原因
第一、孩子沒有改正的勇氣和決心
有時候孩子內心也知道遵守承諾是與人交往的基本準則,也是對待他人負責的表現。但是孩子就是沒有勇氣和決心。就像有的孩子立志要學習好,但是他根本就沒有找到如何去學習的好方法,所以也就不能夠幫助孩子去糾正。
第二、破罐子破摔心理
有的父母就習慣給孩子貼上一個負面的標簽里,孩子就是不信守諾言,經常不說到做到。當他長期聽到這樣的聲音,就會自認為自己就是這樣的形象,也沒有想要積極改正的信心,有一種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第三、父母做不到堅守原則
想讓孩子做到信守承諾,首先應該給他做好榜樣。父母有時候并不能做到堅守原則,孩子沒有說到做到,父母也就經常給孩子放低底線。一味地給孩子打破自己內心的防線,是造成他養(yǎng)成這樣壞習慣的原因之一。
小孩說話不算話家長如何引導
1、父母不可以毀約
在父母答應孩子某些事情的時候,孩子信守承諾做到了,但有時候父母考慮到現實因素,不想去滿足孩子,于是就會選擇毀約。這樣其實是會給孩子帶來一些非常大的不良的影響。所以父母答應孩子一些事情以后,一定要遵守履行,不要毀約。
2、讓孩子心甘情愿許諾
想要解決小孩說話不算話的問題,父母不要處處逼著孩子去許下承諾,而是要給孩子看清事實,講清楚道理,讓他能夠心甘情愿的對父母許諾。這樣孩子內心才會尊重自己的承諾,也會愿意去履行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