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應該認識到孩子的教育不只是學習問題,在生活中也應該培養孩子的各種素質,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應該給孩子安排一些家務。但是孩子們也是精明的,為了逃避家務想出來干活要報酬的對策,對此家長應該同意嗎?
孩子幫父母干活要報酬對嗎
孩子幫助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并給予一定的報酬或者物質獎勵,是合適的,和孩子建立一種契約,并告知孩子他在家庭中的責任,一方面培養孩子干活勞動的積極性和良好的勞動習慣,另一方面可以給孩子自食其力的機會,學會自立,這不是在培養孩子的金錢意識,建立以金錢為關聯的家庭關系。
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孩子不愿意幫父母干活做家務,這對于孩子動手能力和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都是不利的,面對這種情況家長應該怎么教育呢?
首先父母心中要有一個正確定位,孩子會不會做家務,這是孩子是否獨立的重要考核標準。不管是爸爸還是媽媽,都應該在心中有一個正確的定位,應該把這件事情重視起來,而不是讓孩子主攻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做家務這件重要事情。
其次可以提高家務勞動的趣味性。家長可以通過一些新的完成方式,一些新的勞動工具,來再次誘發孩子去嘗試的興趣。讓孩子樂于參與進來就行。也可以嘗試在勞動時給孩子一些新的知識,比如擦灰塵的時候,為什么濕抹布效果更好,通過這些實驗,在孩子求知的過程中讓孩子完成做家務的任務。
然后孩子幫了“倒忙”,父母要寬容,孩子年紀小,能力差,雖然他很想幫父母做好一件事,但是,卻因為能力有限而做不好,出現“幫倒忙”的現象。父母不要對孩子太過挑剔,而是應該耐心地引導孩子,告訴他應該怎樣做,才能避免失誤。
孩子幫父母干活要報酬的好處
1、孩子做家務,父母適當給些錢,讓孩子更有參加勞動的激情,因為他們通過勞動會得到相應的報酬,可以充分享受勞動的收獲。這樣一來,孩子也會常常向父母要求做些簡單力行的勞動了,其實也是父母讓孩子可以長期擁有參與勞動的愿望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
2、把家務勞動量化,每項工作都可以定一個比較明確的指標,完成以后可以用工資的形式來獎勵。用這種激勵的方式可以教育孩子熱愛勞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養孩子自食其力的意識。并且社會就是一個量化分工的社會,當孩子經過家務勞動的鍛煉后,當他步入社會時,會很快地適應社會的競爭和挑戰。
3、有償勞動代替無償給零花錢,孩子通過勞動所得,不會亂花,讓孩子認識勞動的價值,增強“商品意識”。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