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孩子與家長們的相處過程中,有些家長們會發現,自己孩子對家人變得越來越冷漠。這很明顯就是家長們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這時候家長們就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到底是什么原因,讓孩子變成了這樣。
孩子對家人冷漠的原因
1、家長過于看重分數,對孩子不夠了解。有的孩子思維能力很好,回答問題思路清晰,在同學、老師眼中很優秀。但由于從小未養成好的學習習慣,作業做得慢、書本亂扔,時間一長,孩子就會對家長冷漠。
2、父母的榜樣效應。有些父母在責怪自己的孩子對家人冷漠時,卻忘記了自己對待自己父母的態度。如今有相當一部分成年人,對自己年事已高的父母態度不佳,經常動不動就指責、辱罵父母,這樣的行為落在孩子的眼里,孩子自然就會習得這種行為。
于是孩子在未來的生活中,就把自己看到并學習到的這種相處方式,用在了和父母的相處中,進而在父母的角度看來,親子關系就會越來越遠。
3、家長們教養方式的不當。有些父母認為,只要給孩子吃好穿好就夠了,畢竟自己小時候連吃穿都成問題呢。但這樣的教養觀念,無疑是有問題的,當父母抱有這樣觀念的時候,就會在和孩子的相處過程中,忽視孩子的情感需求。
當孩子想要父母的陪伴時,父母不僅不陪伴,反而指責孩子不懂事,自己這么忙沒看見嗎?當孩子想要得到父母的夸贊時,父母不僅不表揚孩子,還嚴肅地教育孩子不要驕傲自滿,要再接再厲。這樣情感表達缺失的教育方式,如何能培養出孩子對親情的重視呢?
4、缺乏有效的情感交流。孩子之所以會變得這么冷漠,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父母與孩子之間缺乏有效的情感交流,父母不知道孩子真正所想的是什么,孩子也不能更好的去體諒父母的想法,這種代溝會讓孩子遠離父母,從而變得對家人越來越冷漠。
孩子對家人冷漠該怎么辦
1、要讓孩子有分享意識。現在大多數家庭都只有一兩個孩子,而且因為生活水平提高了,平時父母給孩子買東西,都會給每個孩子都準備一份,所以,孩子的東西很少需要和別人分享,所以造成了孩子的分享意識不強。
孩子上學后,與同學之間的關系,多數是競爭的關系,例如要與同學比分數、名次等等,因此在孩子的生活中,學到的更多是競爭意識,而不是分享意識,這就會導致孩子對家人冷漠。
2、父母要讓孩子感覺到,自己對他的愛是無條件的,無論他的成績好不好,或者乖不乖,父母都會一樣地愛他。孩子考出了好成績,父母要表揚和鼓勵孩子;孩子的成績考差了,父母也要安慰孩子,和孩子一起尋找考差的原因,鼓勵孩子繼續努力,爭取下一次考得更好。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