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他們的自主意識開始萌發,這個時候孩子就會出現不聽話的行為,甚至是會和家長頂嘴、狡辯,以證明自己已經長大,有自己的主見和思想。很多家長面對孩子的這一成長變化會不理解,作為家長要了解孩子的心理變化,并用恰當的方式引導教育。
孩子狡辯怎么教育
1、先處理情緒
當孩子狡辯時,家長能看到孩子的情緒和需要,并把孩子的內在感受說出來,能幫孩子緩解緊張,讓孩子感受到被看見、被理解,這對于平復孩子的情緒會很有幫助。當孩子感受到安全和支持,他的大腦就會重回理性的部分,這個時候再來引導他思考,才會有效。
2、從孩子的狡辯中了解反饋信息
對于孩子的教育而言,家長不僅要教,還要接受孩子的反饋,這樣才能達到最完美的教育效果。然而很多家一點都不在意孩子反饋回來的信息,這樣的教育往往達不到家長想要的目的。
每當家長指出孩子的錯誤時,孩子總會找出很多個理由來證明自己的清白。這時,家長一般都會氣憤地稱孩子的這種行為為狡辯,其實這并不是狡辯,而是孩子對家長教育的一種反饋。
3、對孩子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
當家長分析出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時,就可以針對孩子的反饋進行有目的的教育。比如:如果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時是不知道講禮貌的重要性,家長就可以通過實例,道理來講述講禮貌的重要性,引導孩子做一個講禮貌的好孩子。
孩子狡辯的原因
1、父母太嚴厲
孩子之所以愛狡辯,其根本的原因就是父母在平常的生活當中太過于嚴厲了。孩子不想要被父母訓斥,所以即便是做錯了事情,他們也不想去說出真心話,因為嚴厲的父母總會讓他們感覺到心驚膽戰。
2、害怕被懲罰
很多家長可能比較嚴厲,如果發現孩子犯錯,就會大聲呵斥,動輒批評打罵,導致孩子很害怕,因此一旦犯了錯,為了防止家長懲罰自己,責罵自己,就會找借口,為自己辯解。
3、認錯意識缺乏
很多孩子自身缺乏認錯意識,犯了錯不是主動承認錯誤,而是找理由,找借口,甚至是否認是自己做的,雖然他們潛意識里也知道自己做的不對,可就是很難承認是自己做錯了事。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