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大部分的家庭中,父親都是每天忙于工作,在外打拼,很少和孩子有很好的相處機會,往往是母親對于孩子的陪伴更多一些。但是對于女孩子來說,父親的角色在教育中非常重要,如果孩子缺乏父愛,就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因此,作為父親也要多抽時間陪伴孩子,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
缺乏父愛的女孩心理
缺乏父愛的女孩心理是自卑、敏感、多疑的。從小缺乏父愛,這樣的女孩子內(nèi)心會更加自卑、敏感。有個同學,長得很漂亮,學習也很優(yōu)秀,大學期間總是拿獎學金,可就是很內(nèi)向,膽子小,人多的時候都不敢大聲發(fā)言,說實在的,到了上大學的年齡,還這么自卑的還真挺少見的。
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畢業(yè)找工作面試,同學緊張的要命,前一天晚上在宿舍不停地練習。因為跟我們相處久了,她內(nèi)心其實很活潑,很有內(nèi)涵,一起聊天,她總是觀點最深刻的那個,可就是緊張,自卑。
后來一次聊天,她才說:小時候爸爸脾氣特別壞,經(jīng)常跟媽媽吵架,有時候還會動手打媽媽,在家里跟媽媽玩的正高興的時候,如果爸爸回來了,她就嚇得一句話都不說了。缺乏父愛的女孩子,甚至爸爸在童年的記憶中太嚴厲、太暴躁,對孩子造成的不良影響會伴隨孩子的一生。
缺乏父愛的女孩該怎么教育
1、不要在背后指責、否定她的父親
對于缺乏父愛的女孩而言,她們因為心理創(chuàng)傷和歸因偏差的影響,會偏激的認為其他男人都和她的父親一樣,從而產(chǎn)生排斥和不敢相信男人的心理。如果母親還是一味地在背后指責父親的過錯和不負責任,必然會加重女孩的心理創(chuàng)傷,造成極大的破壞性影響。
2、不要打罵孩子,用武力解決問題
缺乏父愛的孩子要比大人承受的心理和社會壓力都要大。因為年紀小,心智還不成熟,易受刺激想不開。又無法靠自己的力量排解壓力和情緒,容易沖動走極端,做出離家出走,或傷害自己和他人的行為。
如今父母非常普遍的一種教育方式“棍棒底下出孝子”,不聽話就是打,喜歡用武力解決問題。目前已被證明這是最沒效果的教育方式,還會引發(fā)更惡劣的后果。不要輕易的打罵孩子,更不能教孩子用武力來解決問題。好孩子都是引導出來的,凡事好溝通,有事好商量。
3、關注孩子內(nèi)心,鼓勵并給予更多的愛
我們要經(jīng)常找孩子聊天,傾聽她們的想法和內(nèi)心真實的感受,尊重孩子的決定,理解她們的行為。要經(jīng)常鼓勵孩子,引導她樹立更遠大的理想和目標,經(jīng)常鼓勵她們,不要輕易批判和打擊。
父母不經(jīng)意的一個舉措很有可能再次傷害到她們受傷的心靈,導致她們萎靡不振。還要給予她們更多的愛,讓她們對生活充滿希望,并有能力獲得更多人的關心和幫助。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