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誠實守信是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優秀美德,但是有些孩子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或者在做錯事后為了逃避責任,會出現撒謊的情況,但是家長發現之后不應該打罵他們,否則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強化他們撒謊的行為,導致小孩子說謊成性。
小孩說謊成性怎么辦
1、幫助孩子認識對錯,比起認識時間在理解程度上要更加抽象一些,所以家長在幫助孩子建立正確對錯時一定要打好時間基礎,只有建立正確的時間認知、才能更準確地判斷事物的對錯。
2、強化孩子的正性行為,鼓勵孩子說實話,恰當的獎勵能幫助孩子快速建立好的習慣。當孩子犯錯誤后,不宜盲目指責,不以懲罰為目的,和孩子一起分析錯誤,幫助孩子改正。
3、讓孩子誠實的前提條件是父母與孩子間的信任。我們需要跟孩子坦誠地溝通。為了讓孩子區分正確和錯誤,父母應該明確說出對于孩子誠實的期望:“我希望家中每個人都能誠實以對。”讓孩子知道沒有必要因為怕爸媽生氣就說謊,即使他真的做了什么錯事,說實話也是最重要的。
4、接納真實的孩子,不管他表現得好與不好。如果孩子撒謊是為了保護自己不被責罵的話,想要改變孩子撒謊的習慣,我們就得先改變自己對待孩子的方式。如果我們能夠接納真實的孩子,不管他做得好與不好,我們都不會嫌棄他,批評他,孩子心里沒有了擔憂和壓力,自然不會通過撒謊的方式來保護自己了。
小孩說謊成性的原因
第一、多數情況下,孩子說謊是為了逃避懲罰,比如考試成績不理想、淘氣惹禍了怕家長責罰。一旦發現這種情況,需講明利害關系,果斷制止健康。若一次達到目的,不良行為就可能得到強化。
第二、有的孩子想象力豐富,描述事情時,常常參雜著自己想象的場景、人物,說得繪聲繪色,炫耀自己。此時,在糾正的同時,要肯定他們的能力,不可粗暴制止,以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第三、孩子的思維理解和成人之間是存在偏差的,孩子的語言能力還遠遠不如我們成年人。可能當孩子在表達一種想法或事情時并沒有說清楚,父母卻想當然地往另外方向理解了。結果就成了孩子在撒謊,其實不然。
小孩說謊成性的危害
1、每個人都不希望和一個沒有信譽的人相處,對于孩子來說,當在生活當中撒謊成癮的時候,很有可能會不被別人信任。比如在上學的時候會被別人集體排斥,甚至會喪失社交能力,受到別人的排擠和孤立。
2、既然選擇了說謊,那么就需要時刻記著自己說過的謊言,不然如果不慎泄露,結果肯定難以承受。 因此任何相關的風吹草動都會使得孩子處于擔驚受怕當中,情緒自然焦慮。伴隨的直接后果便是影響日常社會功能,如果長期存在,會引起性格扭曲。
3、沒有責任感,以后性格也會向投機取巧轉變。孩子第一次撒謊沒有被發現,以后就會存在僥幸心理,多了就會成為一種習慣行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