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些孩子從小就在家長的溺愛中長大,可謂是“三千寵愛在一身”,家長也會盡可能的去滿足孩子的要求,但是這樣有可能會讓孩子養成固執的性格,即便是自己做錯了也一直哭不聽勸,這樣在今后的生活中也會影響到孩子的人際交往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所以各位家長要學會如何引導教育。
孩子一直哭不聽勸怎么辦
1、在平時的時候多花些心思多了解孩子,和諧的家庭環境讓孩子保持積極的情緒。家庭里建議以平和的語氣交流,這樣不會讓孩子生活在恐慌中,孩子在小時候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干擾,情緒波動大,如果都是柔和的交流,會讓孩子的身心得到很好的發展。
2、孩子一直哭不聽勸并不糟糕,更糟糕的是身邊著急焦慮的父母,這樣只會讓孩子和家長的情緒,陷入惡性循環。家長在控制好情緒的同時,也要引導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情緒。
3、孩子只要哭就說明她的內心是有負面情緒在的,這個時候爸媽不要阻止孩子,更不要對著孩子說“不許哭”,因為這種方式僅僅只是表面上讓孩子停止哭泣,孩子內心的問題并未解決。爸爸媽媽要正視孩子的問題,允許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對于這種問題要給予充分的支持和空間。
4、孩子這件事可能是他做錯了,結果孩子還哭鬧起來了,有些心急的家長就忍不住要和孩子爭辯,想要批評和指正孩子的行為。可此時孩子的負面情緒高漲,是不適合和孩子講道理,也不適合批評他,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加的難過。
孩子固執不聽勸的原因
第一、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寶貝,平時舍不得讓他受一點委屈的。所以,孩子在家里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跟父母外出,父母也會盡力去滿足他的需求。時間一久,孩子就會習慣了大家都遷就他、發他為中心,慢慢地,他就會變得越來越固執、任性了。
第二、有很多父母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都是哄著孩子。生怕孩子因為發脾氣而沒有吃飯或者是氣著自己。他們只是一味的哄著,而沒有正確的教育孩子。時間長了就會導致孩子形成固執脾氣暴躁等缺點。
第三、如果父母的脾氣都比較暴躁的話,那孩子也不會養成溫柔的性格。父母一定要克制好自己的脾氣,特別是在孩子面前,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家長如何教孩子控制情緒
1、父母的示范是最好的教材。當你有情緒,不管是正面還是負面,都表達出來。而且要學會用等號說話,把行為和你的情緒聯系在一起。快樂的時候和家人分享,生氣的時候用語言表達出來并用積極的方法釋放情緒。
2、面對孩子的情緒,大人首先要做的不是評價他,批評他,也不是去找引發情緒的原因,而是承認孩子此刻情緒是客觀存在的。在孩子單純的世界里,很多家長看來都不算什么的小事都能引起他們的強烈反應。孩子需要父母站在自己角度,感受孩子內心的情感需求。
3、可以適當轉移他的注意力,吃點東西、喝點水,或者講一本故事書,暫時回避矛盾點,等他的情緒緩解了,覺得事情過去了,再講道理也未嘗不可。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