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作為高中生對于很多事情都有了自己的見解,物質需求也比之前更加豐富,所以家長有必要給孩子派發一定的零花錢,在滿足孩子物質需求的同時,也能夠幫助孩子樹立金錢觀和價值觀,學會合理的使用零花錢。
高中生不給零花錢的后果
1、偷家里的錢。孩子是有攀比心理的,看到別人有的東西,自己也想有,而自己又沒有零花錢,就會偷家里的錢。老話說:小時偷針,長大偷銀,如果小時候沒有養成良好金錢觀念與是非觀,就很難想像他的未來了。
2、對金錢沒有概念,不會合理分配。當孩子小學階段對金錢根本沒有什么概念,上了初中后,家長忽然一下子給自己一兩百作為一個周的生活費時,對這部分孩子來說也是一筆巨資了。而對于這部分應該如何處理,很多孩子就心中沒譜了,于是乎大手大腳的將其花掉也成了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3、高中生不給零花錢的話,容易讓孩子有攀比的心理。如果孩子發現他的同學,朋友都有零花錢,唯獨自己沒有,就會在孩子的心目中埋下不好的種子,他總是會潛意識里不斷跟周圍的人進行攀比,同時,對金錢也變得非常的敏感,孩子小時候就有這種攀比,敏感的心理,對以后的成長肯定是不好的。
4、高中生不給零花錢,長大后可能出現亂花錢的行為。從小對于零花錢使用的缺失,長大后的孩子可能會產生一種花更多的錢來彌補小時候的遺憾的心理,從而養成亂花錢、大手大腳的壞習慣,這不利于孩子今后的自身發展。
零花錢怎么給孩子
第一、盡早給零用錢,很多父母到了8歲才給孩子零用錢,其實浪費了很多年讓孩子學習使用錢的機會。幼兒園的小朋友就已經知道錢是什么,即使可能有時分不清,但不影響他們使用零花錢的練習。
第二、零用錢控制權交給孩子。控制權交給孩子是鍛煉“花錢能力”的重點。如果父母一直代為掌管,孩子無法自己做決策,就還是會不停地問父母要這要那,也學不會選擇。如果孩子把一周的零用錢都“沖動消費”了,就讓他那樣做吧,孩子需要從嘗試和犯錯中學習
第三、在剛開始給孩子零用錢的時候,孩子可能還沒有合理消費意識,這時讓孩子學會預算和記賬十分有用。父母可以適當的引導孩子,比如這些錢平均到每一天是多少、單次最高消費是多少等等。為孩子準備一個小賬本,讓孩子每支出一筆錢就記錄下來,培養孩子對于錢財的規劃能力。
高中生亂花錢怎么教育
1、要想培養孩子良好的消費觀念,還是要從父母這里先入手。對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不僅不能無條件地滿足,而且要及時批評和教育。最好的辦法是實話實說。將社會的真實、生活的真實、家庭的真實原原本本地告訴學生,并幫助他們樹立起一種正確的心態,從而擺正自己的位置,做出正確的選擇。
2、當孩子提出要求時,父母可以先了解孩子是否真的需要這個物品,了解孩子的動機是什么。如果孩子只是想與同學攀比,那么家長可以對孩子的要求采取冷處理。如果孩子提出的要求很過分,父母不妨直接拒絕,但要記得說明理由。
3、有些家長認為高中生不給零花錢是合理的,但是這反而妨礙了孩子消費習慣的養成,所以家長定期定量的給孩子一定的零花錢,讓孩子自己學會管理和分配,超過的部分就要求孩子通過自己的勞動來賺取,讓孩子體會到金錢來之不易。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